肖克刚:洞穴
Xiao Kegang: Pre-Painting
开幕:04/12 16:00
展期:04/12 -05/15,周二-周日11:00-18:00
地点:香格纳画廊(北京)
香格纳北京将于2025年4月12日荣幸呈现艺术家肖克刚的个展“洞穴”。此次展览由鲁明军担任策展人,集中呈现艺术家肖克刚近几年的新作。在这些作品中,艺术家对地域文化进行抽象转译,将凝固的象征转化为流动的情感载体。通过对内容、材料和技法的研究,肖克刚在不断的消解与破坏性再生中,建立起独属自己的绘画语言。
肖克刚:洞穴
表现主义始终是肖克刚绘画的基底。早年受巴塞利兹、奥尔巴赫等德国/裔艺术家的影响颇深,但他显然并不满足于此,十几年前曾痴迷过一段时间乔托、马萨乔、安吉利科等文艺复兴早期画家,尝试与表现主义的碰撞中找到新的可能。后来,他将视角转向中国传统山水画,但没多久便发现文人士大夫的雅致高远终究无法适应表现主义的野蛮意志。直到有一次,他回到老家西昌,发现了一批凉山彝族的民间绘画和雕刻,才顿然开悟。那一刻,与其说他在这些原始符号中发觉了表现主义的迹象,不如说他在表现主义中看见了彝族山民的图腾和仪式。
正是两种原始力的碰撞,令肖克刚对绘画有了更新的理解和疑惑,即:一种“前绘画”(Pre-Painting)是否可能?为此,他甚至又重新捡起了史前绘画史,试图在一个更广阔的视野中找到对话的契机,进而探得一种更本土(准确地说介于本土与西方之间)的“民族志绘画”。不过,真正吸引他的自然不是原始绘画、雕刻的具体功能,而是其独特的造型、构图包括线条所释放的能量——一种前文明时期的稚拙之力和蛮荒之美。为了体验原始创作的激情和力量,他开始尝试本土木雕、陶瓷等其他媒介。通过更整体的实践,想象自己假如回到一个没有任何现代技术的时代或原始社会,会如何图画,如何雕刻?以及,这样一种方式和体验又将如何反馈到他的艺术创作中?
显然,这一反馈不仅体现在充斥画面的种种原始母题,也体现在渗透每一个笔触的意志和力量。没有任何既有的惯例可以判断原始图画和史前绘画——尽管其早已进入艺术史的叙事中,也似乎没有任何现成的标准可以判断肖克刚的绘画。惯例、标准本质上都是艺术史建构的,包括绘画、美术这些词汇都是被历史建构的,但肖克刚并不相信艺术史。故展览名为“洞穴”,既是为了逃离俗世的纷扰,也是为了将自己从艺术史和一切范式中孤立出来,从而不断地将自己拉回“前绘画”的原始状态中。
鲁明军
Related Artists: XIAO KEGANG 肖克刚
Related Exhibi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