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nghART Gallery 香格纳画廊
首页 | 展览 | 艺术家 | 研究 | 媒体报道 | 商店 | 空间

让增益无限接近自身|专访艺术家刘月

来源: MUD Gallery 2023-08-31

9月2日下午,泥轩将为大家带来艺术家刘月作于2004年的重要作品“让增益无限接近自身”,这组北京烤鸭图片的极限饱和度转化几乎是艺术家在这个时期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一组呈现,同时,这将是我们第一次在主展厅展出和电子艺术相关的输出,为了更好的理解作品,我们特地邀请了艺术家本人,进行了下列对谈。
用:你好刘月,很多年前就关注到你的作品和展览,很高兴可以和你第一次合作。

刘:你好,很高兴能呈现自己一个很特别而重要的作品系列。

用:我身边有不少朋友对这个活动非常期待,第一次呈现这组接近20年前的数字艺术作品,能不能跟我们简单介绍下这个作品系列。它们在你早期作品中的意义?你最早是什么时候开始创作这类作品?

刘:谢谢大家的关注和支持。

这组“烤鸭烤熟”的作品是2004年创作的,以现实生活图像为来源、以电脑PS为主要推导手段、以最终拓展的图像结果为认知线索的概念性作品。整个展示空间被一幅幅相似又不同的超大尺寸烤鸭图像占据。庄严、无聊。大量重复和变异的图像信息不可回避的被堆砌在人们面前。

现实中拍摄具有超现实视觉感受的烤鸭原图开始,一次次通过数字化极限推高图片的饱和度,直至最后第32次的调试已不能增加和改变前一张图像的形体和色彩为止(“烤鸭烤熟”)。以至于每一张被推向极点的图像都呈现出不同于前一张的巨量信息和线索、整个过程荒诞莫名。那些烤鸭、餐盘、水果、仙鹤以及餐桌布所组成的超现实语境在一次次极限化的发展中不停的变异和被转译,无论是那些物体的质感还是认知属性都在改变着。最终成为一个被图形化信息裹挟、颜色极度饱和单纯的抽象扁平化未知体。而每一张发展中的图像所指又似乎出现认知逻辑的信息迭代错乱,视觉信息的边际被强化孤立了。人们观看时将不可回避的面对图像作为主体的基本认知问题“这是什么、为什么是这样图式、图像之间到底是怎样的关系…”。

自己创作的方式比较多样。从04年开始,装置、图像、绘画,数字化作品等等都会涉猎,而且一直是穿插进行,有的甚至是混合多方式的。但不论何种方式,其核心都是关于自己长期以来“认知研究”的外向实践。是对个人认知局限所产生的种种困局的试探。这次展览的这组数字化作品恰恰是当时认知线索的一部分,它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无论是后来单一研究的拍摄图像作品还是以纯数字为起点的压缩放大光谱或是长期坚持的黑屏作品,以及那些现场行为和装置都能从中看到相关的线索。

用:通过这些作品的细节呈现,似乎能直接把我拉回20年前的早期互联网时代,我记得那是WIN95和早期PS的时代,我记得当时还没有苹果手机和社交软件,对于这些工具你是否有独特的记忆?

刘:早期电脑都挺贵的,大多数都是在中学机房和外面的网吧里用用。我真正意义上的第一台电脑是大学时候买的,那时候其实对电脑的硬件更感兴趣,因为通过当时特别流行的DIY可以像收集龙珠一样将自己想要达到的电脑性能和个性化搭配达到完美平衡。那时候很多还是用1.44M软盘存储,我记得自己最早的flash动画作品就是那时候做的。

用:作为一个观念艺术家,你当时为何会选择使用PS这样的创作工具?

刘:在当时,PS是伴随着每一想要接触新技术来处理图片的人绕不过的软件。它的广泛应用体现在广告的发展以及数码暗房的需求中,而这类更高效的工具所要围绕拓展的正是图片本身。而图像对我来说意义尤其重要。因为图像是认知研究中视觉认知里的一个基础要素。因此,这一切也都是必然而顺理成章的了。

用:在“让增益无限接近自身”中,你为何会选择这张北京烤鸭的图片作为对象图片?

刘:从视觉结果上看,这次展览的作品呈现出强烈的读图语境,尤其是原图承载的信息是明确、具体、典型并复杂的。首选原图来源于那时候常见菜谱范例的烤鸭图示。烤鸭被烤制的金黄完整居中于菜盘,盘周边由过去常见的水果罐头里的加工水果点缀(樱桃呈现出非真实的翠绿色),作为萝卜雕刻出的仙鹤和盘中烤鸭遥相呼应,这些配料的组合除了当时人们对饮食文化的美好寓意外也强调了厨师的技艺和食材社会属性(这一定是一盘上档次的好菜)。我相信每一个中国人都对这样的食谱图像不会陌生,它其实承载了大量那个时代广义经验下的文化认知。

当原图以一种巨大而不可回避的姿态呈现在观者面前的时候,图像又显得那么陌生和狰狞。信息的“副本”从原图中也争先恐后地溢出…都来不及多想,图像本身给我们的矛盾性、荒诞感、甚至是恐惧感都会成为图像想要塑造的语境基础,认知悖论一个个扑面而来。无生命显性的烤鸭以一种婀娜的姿势占据着视觉主体(它是鸭、是烤鸭、是食物又是景观和雕塑)。倾斜有势的白色餐盘和那绿得发假的樱桃犹如一个承载梦想的飞碟蓄势待起,呼应着的仙鹤雕塑又会让人明白这是一盘菜又好像不只是一盘菜。我们会发现多种视觉认知的经验和关系在典型图像的“表率”中多维度、多线索的冲突串联起来…真的太刺激了。

整个图像认知线索的发展是由烤鸭被烤熟的隐形逻辑支撑起来的,而已经被转换成图像的烤鸭无法再像那现实中的明火来继续熏烤。烤鸭已被转换为虚拟的一种意识形态,塑造主体的视觉认知逻辑却并没改变,我们仍然由图知道烤鸭的所有信息(主体被转化了,而所表现的视觉含义仍然在这化身之中)。因此,“烤”这个状态我使用了一种同样具有拟态性的虚拟方式来发展——电脑中photoshop将烤鸭原图一次次极限化地增加饱和度,以使得这个烤鸭能在这虚拟的环境中继续被“烤熟”、被升华,直至达到我自己也无法控制的极限。(烤鸭图片通过一次次的最大量增加饱和度,直至图像颜色的饱和度达到极限而无法再增益)。

用:很好,你确实为我们带来了一些独特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我们有时候甚至会用“纯直觉PS”来形容你的这类创作,你对这样的评价怎么看?

刘:作品拓展的整个过程是极其感性和直觉性的。有着强烈的不确定性和浪漫主义意味。直接粗暴的在Photoshop里增加图像饱和度对每个人来说不存在什么太大的技术门槛。这状态在技术至上的计算机逻辑中是格格不入的,并且无法给人以技术上的优越感和安全感。无论承认与否,这是作品所呈现出最迷人的地方。尤其是在当时计算机代表着时代的先进性和人类认知未来的具体语境中,通过这种机械、规范、理性的计算机载体在这种“Lo-Fi”的、反技术反直觉反经验的操作下呈现出种种让人惊叹的陌生图像,真的是让人热血沸腾…

用:确实,我想说你的作品很直接的传达出了某种真诚,他们超越了材料,而在当时能够选择将这种思想保留在文件中,在今天看来,确实是个绝妙的选择。对于它们和你各类实体的装置和观念作品之间,你本人是如何看待?

刘: 这次展示的作品以一种近乎偏执的方式对一个具体而荒诞的语境进行极限化的发展深究,逼迫被异化的认知主体现形。在其它类型的作品中我也会运用这样的推导方式,但结果可能大相径庭。这也是我乐意看到的,认知的多维度和多场合所显现出的各种面貌。若孤立的看我的作品是很难归类的。很多时候若不是作品还有个艺术家名字作为索引,会误以为是不同的人所为。认知的经验往往在此刻是失效的,一切悖论的由来似乎都是为那次认知的盲区和缝隙量身定做的。当然,在这些错综复杂的多维度线索被一点点铺成开来的时候,所有尝试的隐性逻辑也被一点点串联起来,如同搜索未知的岛屿地图,那一个个被发现的丛林、山川或河流,那一个个陌生的生物或植被,当它们都被归档总结的时候,一切规律道法都会具体的呈现出来。这种整体感也是我为之痴迷的。

用:你如何看待别的电子艺术?你是否有想过你的这类作品和各类电子艺术之间的关系?

刘:对我个人来说自己创作的路径来源是自身认知困惑下生活实践的维度显现。至于其他艺术家或是文献线索我感觉可参考的很少。说实话,很多这类艺术家是这两年才了解到的。我可能更在意的是自己的“认知研究”框架下的未知和可能性与自身所发生的化学反应。

用:对于互联网这个概念,你是否有更多的想法?我们注意到,在微信上,你正在每天发布一张纯黑的图片,你的头像和背景是纯白的,在每天发送黑图的时候,同时还会发送一个黑点,这个行为应该已经有十年的时间,是否可以和我们谈谈这个?他和之前的几个系列是否是有关系?

刘:这个系列也是自己关于视觉认知的一个长期具体的实践。准确地讲应该是从2009年左右在微博上开始尝试,当时是发好就删的,到了2012年至2013年自己有了新手机和微信之后,发现这个项目更合适这个媒介。直至现今仍然在持续。时间一长似乎就会习以为常的感觉如同生活日常,我觉得二者皆有。成为生活习惯,是状态,而由其来研究“认知”体系则是目的。在此也有必要说下这个作品的由来。

光速是目前已知自然物克服时空阻隔的速度极限,光赋予了视觉判断的合法性,它让事物看上去,有了固有的颜色和体积,就如同公理一般令我们坚信不疑。但光的反映毕竟不是物体本身,如果说图像可能会产生视觉上的欺骗,那么这种欺骗从光线射来的那一瞬间就已经开始了。《金刚经》中那种“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得见如来”,我觉得很符合这样的语境。

每张图片的名称都是由当时拍摄的那一刻时间来命名,精确到秒。这些图片就成为了属于此刻唯一的时空证明,而每一幅漆黑的画面事实上并没有彻底将光线排除,在用后期软件对它们进行曝光增量的操作之后,这一刻的画面呈现出完全意料之外的面貌,它们既无法呈现拍摄时的那些物体形态,也不会因为拍摄时缺少光线而完全相同的黑灰,一些看似无意义的图案和杂色成为了画面的主要构成元素,它们有的灰暗如迷雾,有的却璀璨如宇宙爆炸。

观看作品的人会因图像信息的缺失而对认知产生困惑,也有人认为这不过是相同黑图的不断重复而已。无论如何,放弃光的权利和作用,它将作为我触摸这个世界的一种方式。此刻,视觉内容的阐释已无主动权。而每一张图片都是时空中那一刻、那一秒孤独的唯一。这个悖论式的作品,其中图形的唯一性因互联网传播而失效,无光的状态也因曝光而失效。

用:在你这个展览隔壁,我们将同时为大家带来施政最新的AI作品,对于新技术,你有什么想法和计划?

刘:对我来说无论老的还是新的技术都是新的,只要那个方法对我要探讨的认知实践有效,我就会深入研究和尝试。其实AI的很多底层逻辑在自己早期的一些作品里就有展开探究过,但我仍然认为这一切的有效性是建立在充分而必要的实践诉求之上的。我想自己会让这类的面貌顺其自然的呈现给大家。

用:对于传统文化方面,你是否有自己的偏好?能不能给我们介绍几个你比较喜欢的前辈艺术家?

刘:我一下子很难说的上,脑子里一堆堆的画面涌上不少,有的是作品有的是状态。无论是牧溪笔下的 “潇湘八景图”还是黄宾虹晚期那些黑漆漆的风景作品…哪怕是李叔同的词都会有强烈的带入感。甚至于在那静静的观察着蟋蟀在白露后身体色彩的微妙变化都能给我带来强烈的震撼。李白的那种创作方式我挺喜欢的,短短几句的跌宕起伏可能是在那独饮烈酒的醉意下有感而发、倾泄而出的。这感觉和曹雪芹“红楼梦”写成的状态很不一样,但都能让人陶醉其中。

用:有没有很关注的电子艺术家?

刘:自己创作中这方面可能了解不多,艺术创作从一开始到如今都从来没把艺术史的逻辑和理解带入进来。

用:谢谢,最后能不能透露一下你下一步的创作计划?

刘:仍然是对长期的“认知研究”大方向进行更多的实验。并且把一些早期已经完成的作品进行更深入的探索。当然也包括数字类的实践。我们拭目以待吧。


用:感谢刘月的精彩回答,泥轩将为大家带来刘月这场颇具电子怀旧色彩的个展“让增益无限接近自身”,同时,在泥轩电子艺术和设计展厅,我们还将在屏幕中呈现施政充分展现精湛AI技术的个展“反光”,观众将可以到现场沉浸体验20年来,艺术家和不同计算机工具和输出所表现出来的丰富体验,相信科技和艺术可以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Text's Attachment(s):
相关艺术家:
LIU YUE 刘月

上海香格纳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办公地址:上海市徐汇区西岸龙腾大道2555号10号楼

© Copyright 香格纳画廊 1996-2024
备案:沪ICP备2024043937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12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