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 is sweeter than
honey Ji Wenyu solo
exhibition |
我们的生活比蜜甜
计文于个展 |
Ji Wenyu Meat Oil on canvas 140 x 146 cm, 2002 |
Ji Wenyu Taste nice taste Oil on canvas 140 x 146 cm, 2003 |
Ji Wenyu Happy Oil on canvas 97 x 130 cm, 2003 |
||
Ji Wenyu Welcome to buy the house Oil on canvas 140 x 146 cm, 2003 |
Ji Wenyu Changing Oil on canvas 114 x 146 cm, 2003 |
Ji Wenyu The scene here is best Oil on canvas 114 x 146 cm, 2003 |
||
Ji Wenyu Everything has a price 1 Oil on canvas 114 x 146 cm, 2003 |
Ji Wenyu Prosperous new century Oil on canvas 146 x 114 cm, 2003 |
Ji Wenyu Everything has a price 2 Oil on canvas 114 x 146 cm, 2003 |
||
Ji Wenyu Wanted by the US Oil on canvas 114 x 146 cm, 2003 |
Ji Wenyu Good at seeking Oil on canvas 146 x 114 cm, 2003 |
Ji Wenyu Art is prove time melody Oil on canvas 114 x 146 cm, 2003 |
Please check also
The
artist main page and the
Archive
Painting
commodities
by
Ban Shenyang
Looking
out the window after dinner
by Ji Wenyu
Untitled
by Ji Wenyu
中国艺术商品化 半山阳
…计文于近期的创作“商品化”倾向是明显的,正如其艺术上的专业态度也变得更加虔诚执着那样,这是否矛盾呢?症结当然是“商品化”,他关注市场的走势,关注商品消费的热点,这段时期涉及的大到国际事件、国内政局、改革政策,小到营养补品、力士香皂、人民币、美元,其实针对的只是一个主题,就是在这个迅即变化的世界里,在中国与世界交汇的时代中,一群在消费着也被消费着的百姓心态。这群最寻常不过的百姓心态折射的是计文于对大众化市场和大众化商品活动的关注态度,即便描绘的是国际化的大事情,计文于用的也是村边俚语,由此,在他的图像叙事中,不仅将大事缩小为类似街头巷尾间饶舌的琐事,也会把雅事混同于弄堂灶头间的俗事,还会在拉扯计较盘算争执间把小事夸张为大事,比如他画面上出现的那块硕大的红烧肉,比如以APEC中美首脑会晤为背景的方桌上的油条和小笼包,比如将油盐酱醋与林立的摩天楼并置,还有那占据了整个画面的,扎满亮晶晶的彩纸、吊着个英文“HAPPY”彩牌、罩着一层透明保鲜膜的硕大果篮……这些看似平庸又透着十足商品气的琐碎生活,在计文于不厌其烦又不厌其满的画面中显得琳琅满目,绚烂缤纷。而且,这段阶段所涉及的诸如旧城改造、假日旅游、种树植绿、园林高楼、汽车别墅、特色小吃,911事件、伊拉克战争,从风景名胜到垃圾筒,从旅游品到土特产,从搔首弄姿的小姐到面目猥琐的包工头,从不洁的隐私到中华美食等等无所不包的生活热点、时事快报、社会新闻,均悉数纳入计文于的画面,并镶上计氏风格的花边,那花边中也无一例外地充斥着看似闲人,又是证人、当事人的人头以及一副计氏对联,比如:“百货均有价·繁荣新世纪”、“金银财宝堆满楼·房子汽车都要有”。 有时,计文于真会让人联想到看守着杂货摊的小业主,在他不断对其货品的“兜售”中,艺术也好像被他下嫁给了那些不被艺术家们瞧得起的寻常百姓,这是计文于最容易遭人误读、误解的地方。但是,在这些被计文于装扮得繁花似锦又俗媚异常的作品表象后,让我感到的是画家那胸中有数的冷静思想。无疑,计文于的关注点与其平民化意识或对平民化社会的意识相关,他未傲然市场(相信傲然市场者或是表面和虚伪,或是拒斥时代而被时代拒斥),可不等于说他苟且于市场,在他与市场看似暧昧的关系中,彰显出的是他以一个艺术家的聪敏、责任和良知所做的面对现实的朴实工作,朴实中蕴涵了他具有深度的思考,世俗化、市井气的表象背后是他冷峻的观察、宽容的反省、幽默的玩笑和喜剧化的反讽。无怪乎余友涵说:看计文于的画一张是个显得琐碎的点,放在一起便是个耐人寻味的面。 计文于给我们构织出来的繁花似锦的花花世界、众生相、群芳谱,丰饶的生活,迷幻的享乐,看似肤浅、平庸、漫画化,实则是一首平民的史诗。计文于曾和我说起他对商品之于艺术的历史思考,他认为鸦片战争所以使中国画走向绝路就是因为中国画难与商品相联,而西方早在弗兰德斯画派便与商品活动相融了。当然,不少同行和评论家并不能理解甚至无法容忍计文于的这种看法,这种把商业社会、世俗生活、市民心态如此不加遮拦地放在艺术的“净土”上的做法,这种用商品、市场搅动又消解文化和艺术高贵性的想法。勿庸讳言,计文于对商业社会的关怀有其狭隘的“地方主义”的一面,所以难以构得上潮流化的国际容貌,但被他剖析极深的地方性无疑是国际化进程中不可回避的一个重要侧面。 在计文于签约的香格纳画廊,不少来自外地的艺术家看到计文于的画册都十分惊讶,他们感叹到通过计文于再次认识了上海,其实也是认识了一个更值得反省的中国,这是一个看似荒谬、滑稽却未被虚构和粉饰的上海或中国。是的,当眩目的泡沫被拂去后,剩下的或许是一个由于特定时期的心态而遭致有意忽略或不愿提及的真实。这又再次表明画家计文于的艺术真实,我总在由衷地称谓计文于是位很上海的艺术家,他用他最能运用的上海经验所生发出的态度可以说是地方性的,却是一种紧密地联系着世界的地方性,这不会因他未着笔上海时尚而变得落伍,他如此入木三分地与上海的世俗、市井纠葛一起,有时甚至令人生厌,可谁又能躲开?这总让我想到鲁迅先生塑造的阿Q。在崇洋与尚古、高贵与平常之间,我们是否忽略了须进一步洞察与剖析的搅扰着一种更深层集体无意识心理的存在呢! 计文于艺术态度的可贵之处,不仅在于相当的诚恳,而且,还在于他能诚恳到显得滑稽,他在别人发笑的时候即便把脸涨红也要屏住那口气,别人即便发笑变成嘲笑,他仍象在装傻。能让他认真对待的只有一点,就是别人严肃的怀疑,为弄清缘何怀疑,他会不厌其烦到让人难以忍受。这使他的艺术也由此不带一丁点矫饰和矫情,因他的过于朴实,而让人产生对他的艺术的怀疑,怀疑他的现代性,怀疑他的国际化,对此,他会有些矛盾的困惑,也时而会显得难以说服自己的耿耿于怀。 计文于因此在尽力地反省着自己,并诚恳直言他艺术的三个资源:一是听了点毛主席的话,感到毛讲的道理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连农民都能看懂,我的画也应该这样;二是学了点西方艺术,尤对丹纳《艺术哲学》中要求艺术反映时代的精神的理论颇有领会与认同,并将之运用到创作中;三是看了点“现代”生活,计文于特别强调艺术家与周围生活、身边生活的密不可分关系,他说的现代生活是指他身边发生着的、向“现代”变化着的生活,他总是默不作声、悉心洞察着他能看到的变化,并尽可能的理解吃透,最终只将其在作品中表达出来,重要的还在于他不仅表达的是他洞察到的那些变化,更表达了他对那些变化的看法,这体现了计文于是个有思想的画家,连同他对其思想的传达手段和方法则成为我们值得进入其作品中感受、回味、理解、判断的切实依据。 计文于画面表露的是最易人所不屑又最易于进入人们潜意识中的那些变化中的细微末节,他所指涉的是貌似充满地方性的花花绿绿的集体无意识,运用的是看似民俗化、市井气的春秋笔法,明眼细察一看便知其中的尖刻,被幽默了的尖刻,虽说棉里藏针,却又不失善意,那一片节庆般的喜气中,一股不动声色地冷峻深化了观者的视觉和知觉,徒然间使得他作品的朴素的平民气、妍俗的商业气、浅薄的市井气变得耐人寻味而又不容置疑。画家的艺术趣味也因此让人不可轻易藐视以落得个自取轻薄。虽然,画家的艺术手法用的不是其实也已司空见惯的惊世骇俗法,而是反其道行之的出其不意,将平常推向荒谬的极致使真理尽现或叫原形毕现,也因此,画家计文于的创作心态能够始终有一种不温不火令人羡慕的从容与踏实,每年总是12张左右的作品,不丰产也不欠收的小康景致,平稳地保持了他对“大多数”群体心态的一种敏感和警觉。 由于人的健忘症,计文于那看似喋喋不休的饶舌,便成了此时期可贵的历史备忘录,他记录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一个突如其来的花花世界纷扰的媚惑下变迁的心态,局部的、侧面的那么典型,足以走进心田。 若就商品的属性而言,在这段特定的历史时期,艺术的商品化之于中国,实为一柄双刃剑,它迫使中国艺术冒着灭顶之灾的险境走入当代。当然,在全球高度信息化、经济活动走向市场一体化的今日,自闭的艺术肯定是难有生长出路的。
的确,中国艺术的“现代化”走势,在目前大致面对的是两方面考验:一是“国际化”,二是“商品化”。计文于面对的是后者,这并不意味着艺术在商业上的一定成功,也不仅是以市场化的交易活动为准则,更应该是面对市场的思考和审度。当然艺术终归是艺术,尽管“花开两枝”的二难选择,构成了中国当代艺术在这段特定历史时期的阶段性特征,也形成了貌似互难沟通的两条路径,但一定会殊途同归。那时,不再会以艺术的形式衡定观念,也不再因艺术的观念刻意回避某些艺术的形式,以及某些与艺术的形式暂时分隔的生活,艺术与生活根本上的一致性,是不会因艺术与生活在特定历史时期的差别乃至对立而被抹煞。计文于艺术创作的可贵之处正在于以其深入的洞察力、幽默的机智性和喜剧化的反讽,开始化解、沟通并连接起被隔阂扭曲了的艺术与生活的关系——在这个商业模糊了国界又鲜明了国界的肆虐时期。
|
饭后茶余看窗外 一百多年前,西方用炮火轰开了中国封闭的大门,我们开始学习西方,改革开放以来更使我们面对西方文化和生活方式的涌入,我们常常面对各种不同的东西,由迷茫、小心地选择到渐渐地融合。我们很渴望强大、昌盛,我们就觉得很有必要与世界接轨,同时又担心在这一过程中失落掉自己,我们就又觉得应该弘扬民族文化。在婚礼上,我们穿上了西方的洋装和婚纱却围绕着我们最传统的园桌吃得胀破肚皮和闹得不可开交。我们过年时都希望新年能大吉大利,发财和幸福,我们迎财神,我们敬财神,我们又盼望党的好政策来指引发财之路,我们似乎是目前世界上最想发财的民族。我们发展很快,我们有了钱,自我的意识也在增强,我们渴望和追求着新的快乐,随之就有了美丽而不洁的花朵和飞舞着追赶芬芳的虫子。我们的时代在变,生活在变,而且将越变越好,城市漂亮,交通便利,而且还种上了绿地和树,这些都是领导号召的,所以他们在百忙之中常常来到现场指导工作以表重视,这便是一道很好看的风景线。我们在考虑环保,我们在考虑住房,我们在考虑汽车,我们也旅游,我们也有夜生活,我们正在和西方接轨,西方有的我们必须有,西方没有的我们也要有,我们的生活比蜜甜。 计文于 2000年8月
见过计文于的作品后,很少有人会忘记,计文于用最直接的语言来表达他的作品来表达他的作品,给我们的第一震撼,那就是搞笑。 他的画面像肥皂剧般世俗热闹,像农民画般色彩斑斓,像杂货铺般拥挤不堪,像商业广告,又像街道上的公益宣传条幅。各种符号--古代的,现代的、中国的、外国的--在他的画面上不厌其烦地层层叠加,多到没有丝毫手法,认真的喜剧风格化的方式,煞费苦心地构筑出一个又一个让人忍俊不禁的场景。 最近香格纳画廊将展出计文于最新的一批作品中工业化般批量生产的面具式人物形象、直接以文字呈现在画面上的口号和标题,这些特点与他此前的政治波普画一肪相承(计文于的政治波普多是以国家领导人作为题材)。在这些新作中,我们看到了他是如何将商业化融入在他的波肥皂剧中。 在一系列类似于广告招贴作品中,以重复的牡丹花构成的适合纹样作为花边,画面的上兰部分都是三个重复的西装男人,就像是工业机器生产的一样。 <<旧城改建计划图>>画面场景的主体是一个中国古代的红色戏台,画的标题照例出现在画面里,手写体挂在戏台的上方,就像在联欢会或者街头宣传中经常看到的那种样式,舞台中间押运着无数个高层建筑的模型,那也许正是人们所期望的旧城改建计划的目标,这些高楼置于一个有中国山水图案的盆景盆里,而围着这些高楼的群众是一群带着泌皮式微笑的人头,没有身体的人头。 评论家江梅在<<多元,边缘与个人--上海现代艺术生态景观概述>>中曾这样描述计文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计文于的波普风格作品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他综合了西方古典文化中的一些广为人知的图像,用一种幽默的形式将它们组织到一起,并对这些不同文化之间的反差,开一开无伤大雅的玩笑。 在计文于的作品中,批量生产的人与物的符号,每一种东西很有代表性却毫无个性,一味单调重复的形象的系列,还有物体表面呈现出来的冷漠,似乎作者对所表现
|
Painting commodities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