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XT: Fizen Yuen
在上海藝術週期間,在廣州畫廊的攤位前經常看見一個個子不高、梳著個冬菇頭大男孩在徘徊、交流,說的便是廣州畫廊的創辦人林奧劼。除了畫廊創辦人的身份,他同時是一名藝術家。他在不少訪問中曾經提到,自己希望找出資本主義的「真相」。雖然資本主義並非什麼新鮮的命題,在藝博會中,不時會見到作品一邊諷刺藝術市場化,一邊在藝術市場大賣。林奧劼作品的妙處在於,他既是依附於資本市場,不用力批判,但在框架內做一些微小的抗逆,固然不會直接顛覆制度,但總可以帶來一些微小的、踏實的改變。在今次在香格納畫廊(ShanghArt Gallery)的個展「越秀」就可見一斑。
今次,他個展開幕當時,正值上海藝術週,按道理可以說是上海畫廊一年最重要的銷售檔期。然而,「越秀」的作品數量極少,只有三件作品,而且看起來概念亦相當直接,如果用一般看藏家買藝術的角度理解,大概會覺得這個展覽很奇怪,問:Are you serious?/這就是作品?例如在作品《我覺得你們都很好》中他就用鼠標繪畫,再認真一點看,會發現當中他的隱語:他除了將不少藝術家創作的經典形象放在作品中,例如曾梵志的《面具系列》、岳敏君的狂笑自畫像、謝德慶的行為藝術紀錄、徐冰的《何處惹塵埃》、趙趙的《塔克拉瑪干計劃》、張鼎、劉辛夷的作品等等;又有一些似乎是社會事件的濃縮形象,默默透過作品同時向這些人致敬。回過來看,用鼠標作畫就顯得很合理 —— 這份用隨意包裹認真的氣質,貫徹在他的作品中。
追隨藝術家一路以來的創作軌跡,會發現藝術家對於「饋贈」這個行為相當珍視。於2017年,他的作品《卑鄙的我》,就記錄了他一個行為:他研究了畫廊過往合作過的藝術家,將其中他不喜歡的藝術家告訴畫廊總監,要求對方以後停止跟這些藝術家合作;另一方面,他在一個展覽中,為他欣賞的藝術家小黑製作了放映會的海報,訛稱錄像局即將會為小黑舉辦展覽,令錄像局需要考慮是否為該名藝術家舉行放映會。在這裏,我們可以同時看見藝術家的狡猾與真誠:他一方面「偷走」自己眼中壞藝術家的資源;再將之饋贈予他心中認為好藝術家。2018年的作品《關愛藝術家》中,他將畫廊無條件送他一件羽絨這個過程紀錄,並變成作品。我懷疑畫廊當時這個微小的舉動,若干程度上令他看見資本主義中人性關懷和資源轉移的可能。
相比起過去作品關懷身邊的朋友,在今次展覽,我們可以看見藝術家關懷的層面又再度擴闊,而且從原來的資源點對點轉移的模式,變成一種共享模式。適逢上海藝術週,他利用了西岸人流最多的時機,向政府機構、相關人士提出,為每一個民眾送上一本《藝術的故事》的計劃,作為一種落地的藝術教育。致命地聰明的是,因為林奧劼的創作脈絡一直都跟藝術系統、機構的批判有關,換言之,他運用了畫廊對藝術的包容性,將之變成實體資源,轉贈其他人,然後這些又成為了作品本身,形成一個藝術家、畫廊、公眾的四贏局面。
在網絡上,有一個用語「normie」,意指一個普通或傳統的人,不懂得「memes」的次文化趣味。藝術圈也隱約帶有這種態度,多用藝術語言的溝通,不懂的就不是自己人了。也許不肯定自己關於藝術教育的「呼籲」可以有多大影響力,在影片《藝術家的故事》中,他索性由自身出發,邀請主持人以電視訪問的形式,討論自己的藝術歷程。細看訪問者的提問,會發現並不是一些關於藝術創作的抽象討論,反而是從一種較為人性化、大眾化的角度,去關心藝術家自己的心路歷程,例如問他為什麼會做藝術、他父母如何理解他的工作等。對於大眾來說,這種手法來切入藝術家,可能反而來得平易近人、容易消化,正是藝術教育的實踐。
林奧劼說希望「找出資本主義的真相」,我認為,在這個展覽,他呈現了指不是單純通過研究、觀察去找,而是走進資本主義的框架,一邊行動,看看這個制度是否有其他可能性的實驗家。而在藝術的發展歷史上,帶來具體社會公共利益的作品,這個不是第一個。拉近一點看中國的當代藝術,堅果兄弟2018年的《農夫山泉超市》,用潔淨的農夫山泉水,和村民交換飲用的污水,然後放到北京的展覽上,透過社交媒體上傳播,令政府正視問題,最後著手處理,也是經典的例子。不過,公共性很容易變成一種對政權的批判 ,而這種表達在中國當下的政治氣候中,越見艱難 —— 用這個角度看,可以說堅果兄弟是站在體制的對立面做事;林奧劼則是站在體制的旁邊做事。雖然未知道《藝術的故事》成效有多大,但這種刷邊球式爭取資源的藝術策略,顯得更為「謙卑」,在中國如今越見收窄的言論空間下,持續下去的可能性應該會更強的。
Related Artists: LIN AOJIE 林奥劼
Related Exhibi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