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谢玮苇
11月10日,艺术家徐震®最新个展“3两可爱,一斤伟大”于没顶画廊开幕,展期将持续至12月31日。作为参加威尼斯双年展的国内年轻艺术家,创立商业公司、高喊“生产艺术”的他被外界贴上诸多标签。今天,时尚芭莎艺术带你走近辗转于艺术家、策展人与创业者等多重身份之间的徐震®。
不变的是永恒的变化
走进展厅,几乎“以假乱真”的苹果商店装潢令人不由产生走错场地的错觉:已成为生活必需品的手机被码放于由熟悉的极简美学打造的空间内,一块块屏幕同时放映着使用过程中产生的不同内容,使观众在富有安全感的环境里体会到一丝与现实的分裂感。
隔壁的展览空间则充斥着巨大尺幅的“手机截屏”,被抽象化的微信聊天框通过混乱涂抹的笔触转译,也将聊天时的吐槽、发泄及无力感等各种情绪淋漓尽致地倾注在画面中。
如今,苹果商店几乎已经能够成为一代青年人某种消费符号似的共同记忆。手机仿佛支配了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出行、饮食以及交流都仰仗于此,智能设备作为现实的“托管者”正在蚕食感官,以一组组用以量化的数据替换了本应难以计算的情感与信念。大众把知觉和感性藏匿在屏幕后,以为这就是逃离不安全的现实世界的解决之所,并心甘情愿地被卷进信息经济和技术资本主义的时代洪流中。
在创作中,人们也常常能见到徐震®对各式文化符号的挪用。其作品系列《山》取自古哲学家头像的局部,倒置的哲学家头像雕塑远看像假山石,仿佛将自然景观移至室内空间,以视觉矛盾打破常规的观看经验和固有认知。
在2021年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宝马呈现的“自然哲思”单元中,徐震®对作品《山》进行再创作。一辆以“亲生物设计”理念为灵感的创新BMW iX停在山石意象之间,以植物元素点缀其中,并通过双重镜面扩大视觉空间。山石造型与创新BMW iX的整体原石切割设计相呼应;山与植物元素营造的自然意象也如同创新BMW iX的设计理念,试图在喧嚣的城市环境中去打造一片富有生命力的精神绿洲。
而其最具代表性的作品系列之一《永生》则取材自古代雕塑,通过东⻄经典文化碰撞的格局呈现出东方传统与⻄方近代文化对当下生活的历史性影响。这样的创作态度是他对所处时代的文化现象最真实直接的本能反应,对其而言,这并非艺术家角色的责任,而是“身为一个人的责任”。
从“超市”到《基地》与《激情》,人们从充斥着表面化、产品化现象的消费主义迈入当下知识信息过剩和人类智性进化的大平台、新科技时代,不变的是永恒的变化。而作为艺术家,徐震®的工作并非仅是一面映照时代的镜子。
他以开放包容的姿态将自己融入环境,通过高敏感的知觉与丰沛的感性情绪触碰时代洪流产生的每一个结果。时尚芭莎艺术(Harper’s BAZAAR ART)专访艺术家徐震®,与之就最新创作与艺术理念等问题展开深度对话。
BAZAAR:作品《基地》的创作与备展有什么有趣的部分?
徐震®:这件作品是关于今天自媒体时代的,跟我们生活相关,比如说我们如何面对手机带来的各种生活方面的信息,包含一种对自我的审视。而我们团队成员的年龄跨度非常大,可能不同年龄段的人对这种自我审视的要求、标准和经验都不一样,所以大家面对这个问题的反应以及年龄代际影响下的呈现区别还是蛮有趣的。
BAZAAR:《基地》这件作品接下来将会如何延续、生长?
徐震®:iPhone是全球化产品,全世界无数人在使用它,但文化、政治、地域的不同使其内容差异性非常大。所以对于这件作品,我们可能会根据它在不同地方的展览、依照外部环境和语境去加入一些新的部分。
BAZAAR:除了日常生活和社会环境现象之外,你的灵感与创作养分还有其他来源吗?有没有特别偏爱的内容?
徐震®:我基本上什么都会接触一点,几乎所有的内容都会去碰一碰、看一看,没有某种特别的明确口味。我认为艺术家其实就是在训练感觉,自己可能就要像大数据一样,所以你什么都要去碰一下。
沉迷“自找麻烦”
对徐震®而言,生命在于“折腾”。他每天会至少保持四个小时的创作,以乐于“折腾”、沉迷“自找麻烦”的姿态试图打破相对稳定而显得无趣的生活,并将丰富敏锐的感受埋于带有“恶作剧”意味的幽默中,像孩子一样“玩儿”创作。
譬如在其早期一战成名的影像作品《喊》中,公共空间里毫不知情、各自行走的路人背向镜头,直到被一声从后面的喊叫惊吓后才回头,人们不知所措的表情不禁引得看客发笑。
BAZAAR:作为一名高产的艺术家,身体上的劳累会对你的思维和创作产生影响吗?
徐震®:应该不会。对我来说,生活越动荡或者境遇越起起伏伏,反而会不断激发生命力、越来越旺盛。所以我基本上都是以工作为主,然后遇到可能对普通人来说是困难的情况,我一般都对自己抱着“幸灾乐祸”的心态去面对。可能是觉得生活太无聊,所以不管好坏,至少似乎能看到某种可能。
BAZAAR:你会对生活和创作怀有预期或计划吗?
徐震®:不会。我觉得预设后可能会开始取舍,变成一种非常经验化的东西。艺术家就是像小孩一样,没有太多束缚,今天想到哪是哪,也许忽然就对某些东西有好奇心了。问题是作为一个小孩,保持这样的状态很容易,但随着年龄增长,你全身武装了充足的经验后,如何还能激发好奇心?所以要去探索如何一定程度地摆脱经验带来的限制。
BAZAAR:你常被外界贴上“中国的卡特兰、昆斯”等标签,如何看待?
徐震®:我觉得无所谓啊,部分人“崇洋媚外”,老外没兴趣了解你,有人就消费你,很正常。再加上全球化当下,艺术家的生活方式也是非常相似,就算站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创作的主题和工具也越来越接近。今天,艺术家玩的就是差异性。
商业命题下的新世代
作为没顶公司的“没老板”,将“徐震”之名注册为带商标的品牌等举措以及身份的多元,也为徐震®带来了关于商业化的长久争议。在他眼中,商业化并非只有浅维度的单面,反而是一个非常丰富而复杂的命题,并随时代语境不断变换着人们对艺术商业化的定义与实现的方式。当摒除偏见后,“如何利用价格作为实现艺术价值的一种辅助方式”才应是专注的焦点。
BAZAAR:多元身份对你的创作有何影响?
徐震®:其实这些身份对我来说很烦,但是它们能够为你补充非常丰富的视角和经验,然后强迫你进入不同赛道去考虑问题,去面对这些作为一个艺术家可能不会去面对的事情。
BAZAAR:有一种观点反对艺术商业化是因为商业化一定程度上意味着对市场的妥协,而艺术又是一个很自我的存在,你怎么看?
徐震®:我们作为一个艺术品牌,不用再去特地强调商业化。2009年,我们做没顶公司的目的就是希望通过品牌化的创作和运营,来提高艺术创作的效率,并打开一些艺术新的可能。然后我觉得在今天,艺术最大的敌人是单一、单调、无聊。不管是某种单一标准的学术要求,还是过度无聊炒作的商业目的,它都有可能造成艺术的这些现状。
正如他将宝马对汽车、环保与生态的思考以及自身对科技影响下的自我身份、人文生态的思考放在一起,并呈现出带有未来性的企业同艺术文化之间的相互认知。如今,徐震®团队更倾向于以多元的开放渠道与丰富的合作交叉资源去发掘更有引领性、好玩有趣以及有价值的艺术家,且年轻艺术家居多。在他看来,未来终将由新世代定义,而挖掘历史意义的落足之处也归于这里。
Related Artists: XU ZHEN® 徐震®
Related Exhibi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