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nghART Gallery 香格纳画廊
Home | Exhibitions | Artists | Research | Press | Shop | Space

邵一:工业的图腾 | 艺术汇
2021-12-23 15:23

作者:王晓睿

邵一个展《造图腾》中,艺术家用螺纹钢、玻璃、钢等现代材料制造了人类的精神产物—图腾。他拓展了人造物的特性,通过现代与历史、工业与人文的碰撞,引发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进而延伸到对现实状况的反思。

要不是门口“造图腾”的标示和漫步其中的人群,香格纳的展厅和施工现场别无二致,安全网把螺纹钢构架围在其中,似乎能听到叮叮当当的声音在耳边回响。邵一用螺纹钢造出两件大型装置,一件蜿蜒盘旋而上巍然耸立,另一件仿造了某种古代图腾的形状。二者在安全网中若隐若现,当我们沿着线路曲折前行,他们的真容逐渐显露,只见其体型庞大,状貌诡谲,令人望而生畏。

螺纹钢原本是现代社会中用于建筑的材料,在城市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当艺术家把它们塑造成了类似于图腾的雕塑,并把“施工现场”放置在展厅中,它们便失去了本身固有的功能性,成为用于观赏的“无用之物”。于是,人造物的实用性被彻底消解,“美”的意义随之诞生。与此同时,艺术家不仅拓展了人造物的特性,还将人文情怀注入其中,正如悬挂于墙上的钢片装置,在艺术家的手中一改坚硬的特质,变得如“纸”一般具有可塑性,像是被折叠之后铺展开来。凭借一道道折痕回溯,我们依稀可以辨认出纸鹤、纸船的模样,就像童年的故事,看似早已被人们抛诸脑后,当某个场景重现,尘封已久的记忆就会再次浮现,历历在目。

如果说钢片装置让人们回想起童年,那么螺纹钢制成的图腾装置象征的则是对全人类童年时期的记忆。以“图腾”为名,螺纹钢、玻璃等工业材料被赋予了更深层次的文化、历史内涵。“图腾”一词最早来源于北美印第安语(totem),译作“他的亲族”,是一个民族的标志或图徽。在原始社会,图腾作为社会组织形态,凝聚一个家族或者氏族。当我们从农耕时代走向工业时代,图腾和自然的天然联系被强行割断,取而代之的是人和工业的休戚相关。

“工地现场”以艺术的方式再现,让置身其中的人们仿佛看到一幢幢高楼以惊人的速度拔地而起,一座座城市以席卷之势向外蔓延,看到昔日的森林草地转眼间被钢筋水泥所吞噬,星光闪烁的夜空因耀眼的灯光而黯淡。工业的进步逼迫着自然一步步退让,昔日的青山绿水、茂林修竹早已无迹可寻,到处是鳞次栉比的高楼,川流不息的车辆。生活在城市的我们从此远离自然,被围困在了水泥钢筋的世界。不得不承认,这样的改变“归功于”人类对自然材料的“改造”,机械工业的“制造”,从无到有的“创造”。正如邵一个展的题目“造图腾”,人类凭借着自己的力量“造”出了远远超越于自然的物件,它们改变了地球的本来面貌,也让我们曾经对自然的美好幻想和虔诚的信奉消失殆尽。于是,我们看似逃离了“迷信”的陷阱,却不知不觉一脚踏进了“科学”的牢笼,人的力量被不断放大、突显,成为新的“图腾”。

当人类以自己为神,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什么场景?艺术家把人类对自己的狂热崇拜集中表现在装置作品《灵光》中。生活中常见的玻璃被塑造成“神物”供奉于高台之上,璀璨的光芒从下而上透过晶莹剔透的玻璃喷薄而出。在宗教世界中,光具有特定的象征意义,《圣经》开篇就提到光是上帝赐予人类的礼物,它标志着人类文明的开启。当自然之光让位于人造光源,动物、植物被螺纹钢、玻璃、铁等现代材料所代替,人们曾经对自然的信仰轰然倒地,取而代之的是对工业力量的虔诚崇拜。

诚然,工业革命让现代人的生活变得便利,却也让我们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当人从独立的个体沦落为工业机器的齿轮,一个随时可能被替换的部件, 曾经撑起我们固有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支柱便轰然倒塌,空虚感和失落感油然而生。工业所带来的好处和弊端相互参杂、相互渗透,让我们很难权衡得失。对于人类来说,历史的车轮只能滚滚向前,那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时代已经渐行渐远,我们也很难预料人类的未来将走向何方。

-----

Related Artists: SHAO YI 邵一

Related Exhibitions:

Shao Yi: Totem Producing 04.12, 2015


上海香格纳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办公地址:上海市徐汇区西岸龙腾大道2555号10号楼

© Copyright ShanghART Gallery 1996-2024
备案:沪ICP备2024043937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12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