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Todd
部分文图提供丨宝马、徐震®
版式设计 | 乐天
(图文未经《Hi艺术》授权,不得擅自使用)
图片
上个月,宝马在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现场呈现了“有无之境”“内在景观”“自然哲思”三个不同的景观,打造了独特的观展体验,其中“自然哲思”部分更是与中国本土当代艺术家徐震合作。当代艺术与汽车品牌能够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图片
视频来源于宝马
当艺术遇上工程学
2021年是宝马集团支持全球文化交流五十周年,查看这份与其合作过的艺术家名单,就能感受到宝马在“艺术”这件事上的诚意:亚历山大·考尔德(Alexander Calder)、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罗伯特·劳森伯格(Robert Rauschenberg)、奥拉维尔·埃利亚松(Olafur Eliasson)、珍妮·霍尔泽(Jenny Holzer)、杰夫·昆斯(Jeff Koons)、曹斐……
今年,宝马在“自然哲思”单元再创了艺术家徐震以宝马最新推出的电动车创新BMW iX的“亲生物设计”理念为灵感的“山”系列作品。
图片
徐震® 《山》 2021 “宝马:景观意象”-“自然哲思”单元 西岸穹顶艺术中心,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
在科技与生态中创造未来
对于艺术家来说,与品牌进行商业合作,是一件充满挑战性的工作。艺术是一项个人化的工作,对于艺术家来说,一件好作品的标准可能并不来自于外部,而是在自己心里过不过得去。而在与商业品牌的合作中,既要能表达合作方想要的效果,同时又能符合自己的艺术创作脉络和标准,需要艺术家不断在作品上下功夫。这种“命题作文”的创作方式,比起自由的创作而言,可能会更加困难。
宝马选择合作艺术家的品味一向精准。徐震的作品一直在对商业、消费等等问题进行探讨,在2009年徐震就成立了没顶公司,并在4年后推出公司旗下的旗舰艺术品牌徐震,人们亲切地称其为“没老板”。
在“自然哲思”单元,延续了徐震一贯的戏剧性“突兀”,这件作品中山石的形象实际上是对古希腊哲人雕塑胡子的放大与倒置,并被一片生态植被截为两段,创新BMW iX就在其间与这混杂、神秘的自然景观共生。这些由胡须构成的山峰,其来源是徐震®在2019年的上海城市公共艺术季中的作品《山—索福克勒斯、赫拉克勒斯、苏格拉底、荷马》。在这件作品中,分别代表着悲剧作家、古希腊神衹、哲学家和游吟诗人的西方智者的胡须被艺术家伪造成中国的假山石,挑战与其遭遇观众的认知习惯。
图片
图片
图片
徐震® 《山——索福克勒斯、赫拉克勒斯、苏格拉底、荷马》 不同尺寸 石膏、树脂
图片致谢艺术家
现在,艺术家将其升级为一种新的人与车、与自然的集合景观。在这里,代表现代世界智慧源头的古希腊哲人的身体(毛发)与中国传统语境中的山石形象再次合一,但艺术家将其重新定义为“全球化的知识高度”的实体,即以古希腊为代表的西方文明与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文明在相遇、撞击过后融合成的当代人类智力的山峰,并在这幅超现实的人、车、自然构成的景观中实现了东西、古今肉体的共享之躯。
在“山”的中间,被放上了一辆创新BMW iX,以及人工打造的绿地,通过两面镜子,艺术家在有限的空间里达到了无限。两座结合人文自然视角的白色山石,一辆以自然为灵感的创新BMW iX停在两山之间,山石造型与创新BMW iX的整体原石切割设计相呼应,植物元素穿梭其中,在喧嚣的城市环境中打造一片富有生命力的精神绿洲。在东方的山水与西方的哲人身体之间,唯有科技与生态能够给我们一个无限的未来,这与宝马的观念不谋而合。
徐震与宝马的这次合作,最为亮眼的地方莫过于此——在自己的创作脉络与宝马50年来对文化与创新的理解二者当中,徐震找到了一个平衡。人类的赞歌就是对于创新的赞歌,这一次的跨界合作,在自然、创新、科技等等命题下,徐震与宝马为我们联合呈现了一份完美的答卷。
图片
艺术家徐震
让环境刺激创作
Hi艺术(以下简写为Hi):艺术家习惯将自己的作品在白盒子式的美术馆里面展出,而在这次的合作中并没有在这些传统的地方,为什么会这么选择?
▼
徐震(以下简写为徐):我们作为艺术系统的工作人员,一直在“白盒子”这种非常干净、整洁,设计感很强的美术馆或者画廊的空间里工作。对我来说,并不是对乡村以及自然感兴趣,但其实在这种不那么容易做展览的地方,能够让这些环境反过来刺激一下创作。
Hi:在不同的环境当中展示自己的作品,你自己的感受是怎样的呢?
▼
徐:对我来说,最重要的是不能无视这些环境。有时候在这些地方展示作品是为了一些目的,你会觉得放在这里仅仅是为了展览,它很多是一种行业的要求。但是作为艺术家,我还是认为作品与环境之间的对应,对于你自己是有感受的,每次走过来看一看,都需要确认这个感觉是对的。
图片
图片
图片“徐震®:3两可爱,一斤伟大”展览现场 没顶画廊 2021
艺术与品牌的本质都是创新
Hi:这一次与宝马的合作中,创新是一个特别重要的主题,你是如何理解创新的?
▼
徐:我觉得当代艺术的本质就是一种创新,或者是一种批判或者质疑。但是质疑什么、批判什么,可能并不是一个恒定不变的对象。创新是需要艺术家在工作感受的,因为艺术家并不是靠文字写作以及理论来工作,而是靠一种意识、一种嗅觉,要靠物体来创造出艺术品,在这些物体之上生产出艺术作品。
艺术需要创造力,但是它可能并不是一个永久性的东西,你并不知道什么东西会成为经典,但是艺术家需要不断走下去。
Hi:在“自然哲思”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莫过于创新BMW iX与周围生态的融合。对于生态与科技之间的关系,你是怎么想的?
▼
徐:之前我们会认为“生态”一定是自然的,然而对于今天的人来说,对于生态的理解不应该这么局限,比如说大数据或者所谓的平台经济,其实都是一种生态,它不是离我们生活这么近的东西。你会发现以上的主题,都是跟科技的发展是同步的。
像宝马这样的品牌在强调科技、生态等等主题时,我认为它必须建立在科技与人文共同探索的基础上,而不只是说它仅仅提供一种产品以及便利性,或者提供了一种阶层感等等,我觉得它首先还是要建立在科技与人文的平衡之中。
宝马是一个历史很悠久的品牌,它已经慢慢在环保上往前探索。其实我们在西岸穹顶艺术中心的作品,也有这个意义在里面,我们特地找了两个哲学家,里面的象征就是一种科技加人文的发展。今天人们总在谈论到底是科技在带动人文发展,还是说人文在带动科技在发展,我觉得科技与人文是互补的关系,共同在发展。
图片
图片
徐震® 《山》 2021 “宝马:景观意象”-“自然哲思”单元 西岸穹顶艺术中心,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
Hi:在这件作品中,“山”中间被切开了,这样做在艺术表达上的意义是什么?
▼
徐:切开是出于产品以及我们整个现场的视觉需要,包括我们在山的背后做了一个大的镜子,这样对于中间的产品就能有一个更全面的观看角度。现场有一高一矮的两座山,整体感觉有一点像中国的山水,中间的宝马车好像是在一个文化氛围内被包裹着,我想呈现出这种感觉。
Hi:在“自然哲思”中,出现了许多中国山水的元素。你是如何理解中国山水的?
▼
徐:我觉得中国的山水和西方的风景完全是两回事。虽然在这二三十年来,现代主义的变革一直都是由西方的文化所主导,但是对于我自己来说,中国整套的哲学、审美,作为中国人其实是无法回避的。比如说这两个山头,尽管它是西方雕塑,完全是西方审美体系下产生的东西,但是将它这样摆放,我们的第一反应还是中国的山水,这就是耳濡目染的环境的影响。
所以传统的审美其实是深深烙在我们每个人的基因里面的,所以在这件作品中,并不是说要去弘扬中国的文化或是西方的文化,在今天,东方与西方其实都是一直错综出现在我们的生活和城市文化中的,这是这件作品想要表达的一个主题。
图片
徐震与他的作品《山》
艺术家需要提供自己的感受
Hi:刚刚谈到了艺术的探索与品牌的创新,在这次与宝马的合作中,你是如何理解这两种创新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的?
▼
徐:我觉得在未知感上,这两者其实是一样的,品牌需要不断创新,不断提供一种创新之“光”,这样消费者才会往光的方向走。艺术也是一样的,也需要不断提供新的东西,虽然艺术不是一种很实用的东西,但每个人都需要一种形而上的生活,有对精神性的需求。在这个意义上,我认为品牌与艺术,对于创新概念的理解和追求,其实是一样的。
图片
徐震®个展:“徐震艺术⼤展” 展览现场,⻰美术馆, 2015,上海
Hi:作为没顶公司的创始人,你在与品牌合作这件事上其实是相当有经验的。在经历了这么多不同的品牌合作之后,你对这件事有什么新的认识?它能否成为大众与艺术之间的桥梁?
▼
徐:以前大家都会认为,品牌跟艺术合作,好像是艺术家随便做个东西,然后品牌来挂名,但我一直认为对艺术家来说,这些品牌也是社会中的一个符号,一个现象,其本身就承载着很多价值观。这样的价值观对于生态来说,艺术家不能单独把它只是作为一种服务对象去工作,而是应该在这中间体现艺术家对“生态”的价值,以及对这个事情的态度。如果艺术家没有态度,就变成一个广告公司,它就不是艺术了。所以我觉得艺术家还是要提供自己的一种“感受”,这个是底线,也是艺术跟品牌合作的一个起点。
Related Artists: XU ZHEN® 徐震® XU ZHEN 徐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