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罗颖
赵半狄曾凭一己之力对抗强大的外在秩序,但反叛从不是浪漫的,三十年来,他逆潮流而行直指时代的症候,并自定义了“与这个时代的气质不符,有距离的作品才是一件好作品”。
如今,已过天命之年的赵半狄,在岁月沉淀出的深邃之外,却依然保持着赤子般的直率与无畏。
许多人可能不解:赵半狄明明可以靠画画吃饭,为什么还要这么折腾?他的理由很简单:“敞开自己换个活法。”
上世纪90年代,赵半狄放弃绘画,选择与“熊猫”一路为伴,高调地披荆斩棘打怪升级后,又在2013年再次与他的熊猫生涯告别。当最新画作《中国Party》亮相,人们以为作为“画家”的赵半狄即将重启时,他却带着一种诸事看破的洒脱回答到:“画家的梦已结束,其它随意。”
在收藏家刘钢眼中,“赵半狄是一位特立独行的艺术家,他对艺术不仅具有激情,而且充满着好奇心。他的绘画蕴含着诗意,他的行为艺术暗藏着嘲讽和戏谑。我相信,赵半狄的作品将会在艺术史中留下痕迹。”
此刻,一场以赵半狄近三十年创作为主角的“中国Party”正在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上演。
Hi艺术=Hi 赵半狄=赵
画家的梦已结束,其它随意
Hi:“中国Party”这个展览是要重启作为“画家”的赵半狄吗?
赵:我到今天也不把自己定义为“画家”,画家的梦已结束,其它随意。
Hi:但这个展览却是以你最新的绘画作品《中国Party》命名的?
赵:今年是做熊猫时装秀十周年,田霏宇对时装秀印象很深,认为是当代艺术中渗透社会最广的一件作品,这件作品放在十年后的今天仍然生效,他说我们可以做一个熊猫十周年的纪念展,同时加入油画作品,两者都和现实有关系,这个脉络就特别有意思,而“中国Party”正好能概括我的这个线索。所以这个展览不光是对公众,对我来说也是一次梳理。最近三年来我也很迷茫,也许通过这个展览,我能寻找到未来的方向。
Hi:Party应该是宾客推杯换盏的热闹场景,但《中国Party》的主角却只有一位少女,这背后有什么隐喻吗?
赵:我在构图的时候有朋友过来看这件作品,他们说不画岸边吗?没有人物吗?人物的倒影呢?他们以为我会画一个觥筹交错的画面。我说都没有。因为在我的心目中,没有人在岸上,我们都在水里,没有一个人可以逃离这个水,起码到现在是这样的。我希望这个展览所表达的对中国社会的感受能得到回应,如果不能,那我就将孤单进行到底。
Hi:《中国Party》是你迄今为止最大的一幅绘画作品,为了将它运出去还拆除了工作室的窗户,并且举办了“破墙而出”的仪式,为什么将尺幅定这么大?
赵:我原来也打算画小画,画这么大其实没有主意。有一次好朋友收藏家张锐来聊天,因为成都Party他也去了,他问我开始画了吗?我说没画。他说你要画多大的?我说可能就是一幅小画。他就开始怂恿我说Party既然这么大,那么画也必须得是大画。他问我你相信中国文艺复兴吗?我说我不相信。他说你不相信没关系,但你拿出文艺复兴的劲头来怎么样?他说你能够画出文艺复兴水平的作品,要画出像米开朗基罗一样的作品。不要为一个私人藏家画这件作品,也不要为他们量身订作!我说本来我也没管。我说那我试试,就是这么个契机。我觉得自己还是挺有性格的,但是遇到我信任的朋友还是容易被怂恿。
与这个时代气质不符才是一件好作品
Hi:这并不是你第一次画“湖中派对”,之前赠予希克的那幅《中国湖C》也是在水中,将派对场地设置在水中看上去挺荒诞的。
赵:我想稍微有点距离感,我在看这个Party,其实我也在Party当中,我努力想抽身出来回望我所在的这个Party。这个Party就是一个社会的缩影,有点荒诞也有点沉陷,哪怕是下沉、沉浮也好,肯定是不安定、不安全的一种感觉,这就是我对中国现实的感受,我觉得充满了危机,而且看不到希望。
Hi:你对一张好画的定义是什么?
赵:与这个时代的气质不符,有距离的作品才是一件好作品。我觉得是非常好的标准,而且是非常高的要求。
Hi:这两三年画画和上世纪九十年代比起来,心态上有什么不同?
赵:现在画画比原来轻松很多。那时候我会跟画较劲,而且每个部分刻画得也比较细腻,我对自己关注的事儿特别纠结。我觉得我活得不高兴了,如果继续下去我会疯掉。我为了不跟画较劲,我去做了“熊猫”,现在放开了,好像画得比原来轻松一点。
Hi:当时为什么如此决绝地放弃绘画?
赵:我不是一个为艺术而艺术的人。面对激荡的现实,我觉得绘画是一种很无奈的选择。我在画的过程中一再地怀疑,在焦灼、纠结绘画这么一个可以登大雅之堂的东西,跟我们的现实到底是怎么样的对应?我始终觉得我在画上呈现的世界是很逃避的,也很弱。我在焦虑我为什么还躲在画布中?为什么这么画?这幅画跟生活的火热也好,残酷也好,关系到底是什么?我宁愿让绘画死,去赢取生活的机会。
艺术本身应该成为媒体
Hi:你的名字大概从1996年开始与熊猫绑定在一起,你觉得外界对你的作品有没有误解?
赵:很多人都说我的作品内容是公益广告之类的,但是有一点他们没有谈到,就是艺术本身应该成为媒体。所以我不在意戒烟不戒烟,鼓励大家不抽烟对我来说没有那么重要。我觉得它是个通道,应该成为和大家打招呼的一个媒体。
所谓的非议恰恰是动力。一旦出来个新作品,我经常希望艺术界的反应是不好的。大家都说好,我就怀疑大家对这种东西太熟了,有这种小小的逆反心理。所以好在熊猫的作品到现在艺术界赞美的人也不多,而贬低我的人却不少,我才觉得一定有它真是独到和有趣。我宁可选择后退,也不能跟随潮流。所以我不怕被时代落下,我怕裹挟到其中。紧随潮流是对我的侮辱。
Hi:并不是要试图扮演批评拯救社会的角色?
赵:我觉得百分之九十的出发点是为了敞开自己换个活法,百分之百跟责任感无关!跟公益事业无关!这是我自己确信的。
Hi:那为什么是熊猫?
赵:用这个符号做桥梁我觉得非常合适,它足够空洞。而且我从来没有真正偏爱过熊猫这个动物,它对我而言只是一个通道。
Hi:画画是一个人的事情,但是抵制《功夫熊猫》、策划时装秀、拍电影等其它社会介入的行为时,你的角色更加多元,需要面对和处理的关系也更加复杂,你能适应?
赵:我能承受,因为我就想打开自己,跟社会外界打交道消解了很多东西,我并不觉得多辛苦。作品本身挺简单,但它是有通道的,复杂就没有通道了,我早就理解这点了。
跟看似不可动摇的集团较量
Hi:2008年汶川地震后是你第一次抵制《功夫熊猫》在国内上映,如果不是艺术家身份去做这样的事情,结果会不会一样?以“艺术家”身份去做的独特之处又在哪?
赵:因为我做熊猫的时候已经有点影响力了,所以我做肯定是不一样的。我作为一个独立的艺术家,我要跟这些看似不可动摇的集团较量。汶川地震后,我去映秀当志愿者,戴着手套去挖过人,场面惨烈至极!痛苦至极!我从映秀回来后,《新京报》因为《功夫熊猫》的选题采访我,有半版内容是“中国最著名的熊猫艺术家对一部外国熊猫电影的看法”。而且5月底就要上映,我说这时候在熊猫的家乡放这个合适吗?汶川地震死了八万多人,全国的娱乐活动都停了,为什么这个不停?所以我首先置气的是广电局,最后他们不得不尊重我的意思在成都停映了这部电影。第二个让我失望的是什么呢?美国好莱坞这么一个大公司如果有人文关怀的话,他们自己就应该停映。结果他们两边嫁接好了商业模式要大造声势挣这把钱,我对他们两个愤怒至极!
Hi:2011年第二次抵制它在成都的全球首映礼的原因又是什么?
赵:第二次是因为我觉得美国好莱坞一直比较傲慢,他们的CEO对我发表了一些很蔑视的语言,他说这个姓赵的怎么样。我是个体,我不代表任何人,我就想看看靠一个个体去对抗这种强大的利益集团能做到什么程度。我做了这么多年行为艺术,这是我的一个契机,想看看行为艺术的能量有多大。我考验了自己两次,我认为我做到了!我没有跟媒体说过这个事情,我真的是自己下了决心考虑的。一个个体艺术家用自己的艺术资源跟一个强大的对手较量,多半会失败,但是也必须要较量。
“我还能成为一个优秀的艺术家”
Hi:2013年拍摄的《让熊猫飞》口碑并不好,甚至遭到口诛笔伐,但似乎这一切又都在你的预料之中,那么你拍这部电影的诉求是什么?
赵:整个项目我特别清楚自己的诉求。我创意挺多,但是我觉得创意没有什么意思,都是小聪明。拍这部电影真正有创意的地方在于,我能够用这些年积累的熊猫创意在现实中做一点让我自己心安理得的事,我对自己会有一个交代。我就构思了这么一个项目,用主旋律的说法叫“创造力”,但我要转换一种思路来解决老人的安居之所。我做了这么多“熊猫”好坏不论,但是都跟别人真正无关。我觉得我做一点真正解决小问题的事就可以了。
Hi:为什么一定要用“电影”这种费力不一定讨好的方式?一百多万不是可以有很多种解决方案吗?
赵:为了做成这件事我使出了浑身解数,我觉得没有电影辅佐这个项目成不了,媒体在这个时候起到了什么作用呢?在某种程度上对参与者是一个鼓励,对孩子们家长们来说,将来拍的过程会上电视。对于我们谈判合作方,甚至包括县里面的机构都是有某种监督的作用。它既像监督机制又像创造机制,又像鼓励机制,这些因素裹在一起往前走,发生了事就拍。但是我们最终实现了这个目标,40多个孤寡老人有了安身之处。我认为成功在这!这个事做完之后,我认为我还能成为一个优秀的艺术家。
不要再创意了,没有意思!
Hi:“优秀的艺术家”要解决实际的问题?这超出了常规意义上的“艺术家”定义。
赵:这个标准不是博览会的标准,也不是美术馆的标准,这是我给我自己的标准,“我是一个优秀的艺术家”要做这个事,做完这个事我的热情也耗尽了,非常不容易。不要再创意了,没有意思!不要再行为了,太无聊了!我解决了这件事就心安理得了。我最核心的东西实现了,剩下的大家随便说吧,你说是垃圾也可以!谁把电影当作媒体使用过呢?当过监督机制使用过呢?当怂恿机制使用过呢?我都做到了。而且不仅仅是形式本身,我真的做到了盖起了这个房子。
Hi:你用一种在外人看来不成功的艺术方式解决了一个实际的问题。
赵:我不是熊猫艺术家吗?在这点上我觉得会超过《功夫熊猫》,它再怎么精彩不就是一个屏幕吗?再好的创意也比不了我解决了这么一件事。在这件事上我认为核心的东西不会输给任何人。
Hi: 2013年放弃“熊猫”是你计划之中的事吗?
赵:没有这个预期,我以为会一直做下去。还有别人帮我设计了很多项目,都中止了。
Hi:这近十四年的时间里,能靠“熊猫”养活自己吗?
赵:熊猫的商业化对我的生活还是有保障的。但超不过画画,画画最实惠了,性价比高。
Hi:你做艺术的态度是什么?
赵:我还是很认真、很较劲的。我对作品的要求是戏谑加优雅,一定要保持住美和优雅,这也是大家看我作品不习惯的地方。
Related Artists: ZHAO BANDI 赵半狄
Related Exhibi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