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nghART Gallery 香格纳画廊
Home | Exhibitions | Artists | Research | Press | Shop | Space

Headline
重读近五十年间的“永恒与多变”,余友涵个展于金鹰美术馆展出 | Headline
2022-10-22 14:27

2022年9月25日,中国重要当代艺术家余友涵先生的个人回顾展“永恒与多变”在南京金鹰美术馆开幕。这也是金鹰美术馆自2020年开馆以来举行的首位艺术家个展。创作于1973年至2019年间,贯穿于艺术家近五十年创作生涯中的50余幅作品被铺陈于南京上空的全景展厅中,以悠长而舒展的方式,切片式的定格与交汇,呈现了余友涵丰饶而悠远的艺术版图。有别于线性展览的思维方式,本次将通过“启”“源”“流”“汇”四个脉络,涵盖余友涵创作生涯初期风景写生与速写、实验性手稿,以及由早期抽象到轮回时期的多个系列。从艺术家的“创作方法”所进入的展览,将不再刻意划分抽象与具象绘画的差异,而是在对比中进行观察与梳理,旨在从中突出余友涵“共时性”的创作方式。
“在画面中,我尽可能把质朴与智慧、虚静与生动、永恒与多变、无与有这些对立的方面统一起来”——余友涵的一段自述成为了本次展览的标题来源。“余友涵的创作生涯漫长而多变,自现代性的自我启蒙以来,他从未满足于单向度的主义、风格或题材的实践”,本次展览学术主持朱朱这样概括余友涵的创作生涯。
1943年出生的余友涵曾参加了1993年的“‘后89’中国新艺术展”,也是同年首批出现在威尼斯双年展上的中国面孔之一。他的创作融合了中国的视觉符号和西方艺术的表达方式,其作品曾经对当时的文化情形带来了较大冲击,影响和感染了一代中国当代艺术家的创作。
余友涵早期的风景作品构成了展览的第一单元“启”。从1973年开始,余友涵任教于上海工艺美术学校,从1970年代末到1980年代中期,他的绘画主要以风景写生画为主,从上海工艺美术学校所在的嘉定区的自然风光,到他所居住的徐汇区吴兴路附近的弄堂,均成为艺术家描绘的对象。随着中国逐渐打开国门,余友涵的早期写生作品也随着西方思想的涌入而深受塞尚、毕加索、米罗等西方艺术家的影响,在画面的连接中所产生的并置性的内容,也为之后其抽象的探索与确立埋下伏笔。
从创作于1980年的作品《抽象 198001》已可窥见余友涵对抽象创作的初步尝试,而1985年“圆”系列的正式诞生,则标志着艺术家已不满足形式上的中西合璧,决定回归到对于中国文化的认识本身,去溯及“道”这一精神内核与源头,这也铺陈开展览的第二单元“源”,着重展现他在创作中对于抽象的初探与确立。以1991年和2000年为节点,“圆”系列从最开始的黑白到后来多颜色的加入,画面上相似的笔触以各式的形态呈现出多样的抽象系列作品,在这个时期余友涵开始实验性地对“抽象”进行研究和深入探索。
当进入展览的第三单元“流”, 观众可以从《格子冯梅肖像》(2012)“沂蒙山”系列(2005-2018)、《相会》(2018)等作品,回顾余友涵的创作中人物、风景、抽象的脉络延展,其中有具象与抽象的双拼接,也有同画面具象与抽象的持续共存——余友涵“共时性”的创作方式在这个时期已经模糊了抽象与具象的边界,实现着两者之间的流转。
而以“轮回”(1983-2019)的作品在最终章的“汇”单元,以两组相隔三十余年的对照性创作,表现出余友涵在不同创作阶段的思考,以抽象对具象的重写展现出他对两种风格间无碍的融汇。创作于1983年的作品《抽象 198301-1》,是余友涵对汉代墓室壁画的抽象再现,在时隔34年后的2017年,余友涵又将这件作品放大尺寸重绘为《轮回图》。这些原作在现场的并置也如一种轮回,可被认为是余友涵在现实语境与艺术本体之间进行反复实践的例证。

-----

Related Artists: YU YOUHAN 余友涵

Related Exhibitions:

YU Youhan: Eternal and Ever-changing 09.25, 2022


上海香格纳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办公地址:上海市徐汇区西岸龙腾大道2555号10号楼

© Copyright ShanghART Gallery 1996-2024
备案:沪ICP备2024043937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12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