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建翌 亦师,亦友,亦摆渡人
文丨李天琪
采访丨天琪、史哲、林莉、西子
图片提供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版式设计 | 乐天
图文未经《Hi艺术》授权,不得擅自使用
图片
很多年来,耿建翌身边的朋友都爱管他叫“老耿”,尽管那时他并不老。加在姓氏前的“老”字,也许因为他出道早、资历深——“60后”耿建翌的职业生涯始于“85新潮”、曾参加过89现代艺术大展,也是1993年最早参加威尼斯双年展的中国艺术家之一;也许因为他三十多年的教师身份,或者仅仅因为他亲切随和、生活化的性格,就像他曾经的同事和朋友,艺术家陈彧君所形容的——老耿好像没有特别浓的“艺术味”。
时间一晃而过,老耿去世五年了,时至今日,我们仍然很难定义这位作品跨越了多种媒介的艺术家、桃李满天下的教育家、参与组织了许多展览,但从未自称为策展人的策展人,以及创建了想象力学实验室的当代艺术推手……耿建翌是谁?在上海当代艺术中心他的大型回顾展现场,在与他的朋友和学生的交流中,我们试图勾勒出老耿的画像,试图回答这个既深又浅的问题——他是谁?
图片
图片
2012年,50岁的耿建翌 图片来源:香格纳画廊
图片
从架上到观念,
从艺术家到教育家
1985年,第9期《中国美术报》上刊登了一篇题为《浙美学生作品引起争议》的文章,其中提到“今年浙江美术学院毕业生作品中的部分油画、雕塑在毕业答辩会上引起争议……耿建翌的油画《灯光下的两个人》和蒋耀辉油画《黑与白》中人物关系的冷漠感则显然是受到存在主义哲学的影响……”23岁的耿建翌第一次登上了中国当代艺术界的舞台。
经历了80年代初的思想洗礼,各式各样新颖的潮流及创作风格开始在上一个时代的阴影中悄悄萌芽,耿建翌从架上绘画起步,试图打破此前现实主义光辉形象、强调“主题”“内容”的创作范式,于是有了这件著名的毕业创作——《灯光下的两个人》:在一个不明所以的空间里,一对男女坐在灯光下,共同表达着对于生活的麻木以及消逝的激情。
图片
图片
“他是谁?——耿建翌作品回顾展”展览现场,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策展人:凯伦·史密斯、杨振中
图片
《灯光下的两个人》 118×155cm 布面油画 1985
翌年,他开始着手创作为数不多的夸张笑脸系列,《第二状态》中的笑脸没有头发、耳朵和脖子,看上似乎更像是面具。其原型是耿建翌的一位朋友。画中夸张的笑则被解读为“反映了当时尴尬的社会现实,有意地表现出一种激情的缺乏和冷漠的情绪”,他的绘画理念和技巧在这一时期达到高点,他也是在时这一时期成为杭州艺术家小组“池社”的核心成员之一。
1987年前后,慢慢疏远了架上绘画后的耿建翌很迷茫,他开始觉得架上绘画已经不能充分表现他的感受,“我发现了‘距离’的问题,架上绘画就难以解决......后来的作品都跟距离有关系……”
图片
图片
图片
“他是谁?——耿建翌作品回顾展”展览现场,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著名的“百分之五十”概念的提出就与耿建翌对于“距离”问题的兴趣有关:怎么能够消除艺术品与观众之间的距离?他的解决途径在于邀请观众——其他艺术家以及来自社会各界的普通群众——一起来完成作品。这个尝试他坚持了许多年,他把一系列普通、简单、人人熟悉的日常转变为与多位合作者共同完成的作品。
在观念艺术领域探索了几年之后,耿建翌以三件作品《灯光下的两个人》、《1985年夏季的又一个光头》、《第二状态》参与了中国当代艺术载入史册的高光时刻——“中国现代艺术大展”。
图片《无题》 42.8×56cm 纸本油画 1983 私人收藏
图片《理发3号——1985年夏季的又一个光头》178×149cm 布面油画 1985 私人收藏
图片《第二状态》 130×196cm 布面油画 1987
但此后的环境急转直下,大家纷纷变得沉默,艺术家空有一身激情,却缺乏做展览的客观条件,在这样的背景下,耿建翌在1994-95年“以……作为理由”系列展览活动,用如今看来极为“简朴”的方式做展览——邀请多位艺术家在各自所在的城市随性创作,并以影像或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这些记录最终成为一个展览。
整个90年代,耿建翌创作了大量的观念作品,他们或关注于“个人身份”问题,或以书为载体、或以影像和照片为创作重点,耿建翌通过自己越来越丰富的展览经验,不断探索着到底什么才是“艺术”,他更多地从生活中获得灵感,也更少地注重作品的视觉效果,耿建翌曾说,“艺术对于我不是最重要的东西,只是我看世界的一种媒介。通过它,我会看得更细致,会看到很多不同的东西,这是艺术对我的帮助”。
图片《自来水厂》模型 1987《自来水厂》是耿建翌对于“观众与艺术”之间关系的诸多探讨中最早的一次尝试,他制造了一些展示的墙壁,墙壁上挂画框的位置是挖空的,观看的人走动到这个位置的时候,他的肖像,或者说站在中间位置的人也会突然出现在框里被看到。他们既是观众又是作品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这样就有了双重角色。
图片耿建翌在黄山会议现场进行《表格与证书》 第二部分行为,1988
1988年,一群艺术家和艺术评论家们正在为即将在黄山召开的直至当时最大规模、也是最重要的当代艺术会议做准备。耿建翌为所有与会者邮寄了一张表格,由此开启了一段沟通往来。当所有人都到达会议现场时,耿建翌开始了该作品的第二部分。他为所有正确填写表格的人颁发了一份荣誉证书,证书上的标题是“吃菜没有吃肉香”。
耿建翌在后期把大量精力投入到中国美术学院新媒体艺术系的创建的教学工作中,他的“艺术可以学,不可以教”的理念引导学生找到自己的艺术表达方式。他和张培力共同创立的中国美院新媒体艺术系人才济济,如今这一领域许多杰出青年艺术家如陆扬、林科、蒋竹韵、李明、张鼎等等都是他们的学生。
老耿的学生多、作品多、点子多,创作、教学、策划、写作……高产的老耿像个不停旋旋于生活与艺术之间的陀螺,像个在梦想与现实、此岸与彼岸之间的摆渡人。从他作品中那无处不在的生活痕迹,甚至琐碎的细节和自言自语都不难明白,艺术和生活早已不分了。
“我也梦见过一只快饿死的猴子,在垮塌的小土坡上找到一头洋葱,猴子着急得抓起来就剥,直到最后,洋葱很无奈,不知道怎么才能让猴子知道这些都不是皮。”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的展墙上刻着老耿的很多“语录”,这一句令我印象最深。
也许在老耿看来,生活就是肉。
斯人已逝,但耿建翌曾经的很多作品、话语和理念如今仍显得掷地有声,在杭州以及整个中国当代艺术界继续产生深远的影响,就像他的学生,艺术家吴俊勇说的:“有些老师教导是具体当下的,有些教导是随时光变迁慢慢彰显力量。耿老师更像后者,我从他身上学到干净、平静、平等,人生大于艺术,分享爱。”
图片
图片
图片
“他是谁?——耿建翌作品回顾展”展览现场,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图片
亦师亦友
亦生活亦艺术
图片
施勇
艺术家
中间状态让他的作品具有了内力
耿建翌80年代初就开始做实验艺术了,当时他与张培力、王强和宋陵组织与参与了艺术小组“池社”,也是参加过“中国现代艺术大展”的艺术家,我那时还没有开始实验艺术的实践,只是久闻他的大名。
图片耿建翌,池社活动之二“绿色空间中的行者”,1986。图片提供:宋陵
从1989年以后,因为种种原因,中国当代艺术没有之前活跃了,在北京、上海、杭州、广东也并没有很多人继续探索了,大家的交流也变得不那么公共化,互相之间有点“相互取暖”的味道。
那时一穷二白,没有财力也没有空间,在加上大环境对激进艺术的边缘化,虽然空有满腔热情,但做展览可以说是难上加难。
在这样的语境下,耿建翌在1994年发起了一个“以11月26号作为理由”的艺术项目,邀请北京、上海、杭州的十几位艺术家进行创作,做好之后用照片或者文本来做记录,然后汇集印成小册子,这个小册子本身就变成了展览,或者说是一种特殊环境下的艺术形式。
针对当时的环境,耿建翌决定做这样一个可以让我们绕开现状限制的艺术项目,让人很受启发。我也在受邀艺术家之列,也是从那时开始对老耿熟悉起来。
到了1995年,老耿把前一年的形式再继续做深入的探究,又发起了“以45度为理由”的项目,45度是什么?随便你去理解。反正做艺术、做展览总要有一个理由的。
图片1995年耿建翌在杭州西湖
图片
1993年,第一次参加威尼斯双年展的中国艺术家。左起:王广义、徐冰、冯梦波、栗宪庭、耿建翌、吴峙、刘炜,后为方力钧
图片
1997年,方力钧、张培力、耿建翌、曾梵志在杭州
到了千禧年代,我和老耿的交集也没断过。老耿和张培力去中国美院负责新媒体艺术系,他们邀请艺术家去授课,大概是2002年左右,我和徐震也在受邀之列,两个人带一个班的教学模式也是从那时开始形成的。
老耿的作品有一个特别有意思的地方,就是他几乎是不考虑视觉的,除了早期的油画创作以外,他的作品在视觉上可以说不太受关注的。但正因为他不考虑视觉,才更近距离地触及到了观念本身。
他作品的另一个特质,是从来不作确定似的判断,其观察性的创作方法论让作品看上去永远处于中间状态,正是这种中间状态让他的作品具有了内力。他通常把自己扮演成一个观察“你”和“我”的一个“他者”,去摆渡现实。看上去是沉默、无声的、退后的,但是时间越长,作品的力量会反弹的越厉害。
图片
图片
《五号楼》 行为、黑白照片 1990
图片《存在的证明》140x101cmx7 摄影装置:放大的证件照、证件原件 1998
图片
杨振中
艺术家
他教会学生怎样去观察
我算是耿老师教的最早一批学生,1986年我考入浙江丝绸工学院,当时刚毕业一年的耿老师负责教基础课,我进大学的第一堂素描课就是耿老师上的。
考入艺术类院校的学生,很多都在考前班学过画画,虽然那时候是80年代,但已经有一套考学的模式,我们在上大学前画了很多年画,已经形成了一种所谓的套路。耿老师来给我们上第一堂课,基本上是对我们进行“打击”,一上来就把我们考大学前模式化的绘画方式给打击掉了,学了很多年画,但好像突然不会画了。
恰恰是在这种“好像不会画了”的状态中,你才明白什么是观察,真正地去观察事物,所以我觉得耿老师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教会学生怎样去观察,这个东西会影响很久,不仅是针对绘画,对做任何形式的艺术、对生活都有启发。
图片
《工作笔记》1套11本笔记本 1995
图片
图片
《工作笔记》 11本笔记本其中一本 1995
耿老师只比我大六岁,我们亦师亦友的关系一直持续到他去世。一开始他们提议让我来做这个展览的策划人,我是很抗拒的,说实话压力很大:作为艺术家和教育家,他的作品和理念如此丰富和庞杂;作为我的老师和朋友,我们之间又有很深的私人感情。但也是在做这个展览的过程中,我也有机会详细梳理耿老师一生的工作和思考,受益很大。
图片
图片
“他是谁?——耿建翌作品回顾展”展览现场,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图片
陈彧君
艺术家
耿老师是一个蛮特殊的存在
我以前也在中国美院教书,因为大家都在杭州,所以会和耿老师不少交集。美院有这么多的艺术家,我觉得耿老师是一个蛮特殊的存在,他一个很淡寡的人,似乎总能够置身事外,他的性格也很亲切,好像没有特别浓的所谓“艺术味”。
对于耿老师在艺术和教育上的作为,有两点让我印象最为深刻。
首先就是生活化,他似乎不是在艺术世界寻找灵感,而是在生活中寻找灵感的那类人,他把生活中捕捉到的细微触动,建构出一个可持续的工作系统和自我逻辑,这是他令人佩服的智慧和能力。
他的生活化让他不管是作为艺术家、美院老师,艺术机构创立者或者任何其他身份,在社会里面能够非常自在,非常自如,也非常清淡,这也造就了耿老师在为人和艺术上的独特魅力。
图片
《头皮》行为,黑白摄影 1991 私人收藏
图片《穿衣的一个七拍》122×147cm 复印图片拼贴、木板 丝网印刷 1991
另外一点就是他在教学中说过的“艺术可学,但艺术不可教”,我也做过老师,对这句话很有共鸣。你明明知道艺术要通过学习来完成,但你一教,就会发现问题。一方面你要让自己意识到,要退到更远的时间和空间去看待艺术这件事,同时也要让你的学生有一种时间和空间的意识。即使在做眼前的事情,但其实也不是做眼前的事;一个看似很激烈的问题,其实恰恰它可能不是问题。
2012年我去民生现代美术馆看耿老师的回顾展“无知:1985-2008耿建翌做作”,你会看到有很多生活的琐碎场景,甚至是自言自语,但我觉得恰恰是这样非常朴素的,但又非常深刻的体悟和逻辑构建出一个自我的艺术世界。我不知道耿老师觉得他自己在构建一个艺术世界,还是生活本来就是艺术。这可能也是耿老师的一个概念,艺术跟生活可能就是一样的。
图片
图片
图片“他是谁?——耿建翌作品回顾展”展览现场,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图片
吴俊勇
艺术家
关于耿老师的水滴记忆
1/几颗钉子
2003年,还是学生的我和几个朋友组织了一个大群展,在一个荒野山头上,缺任何东西都得下山购买,非常不便。五六十号艺术家们的不同需求,让经验不足的我们手忙脚乱。但耿老师的布展画面,记特别清楚,他自带各种工具,慢条斯理地完成作品的布置,没向组织方提任何需求。事后聊到这事,他说那种越大的群展,艺术家越是自备家伙,需要几颗钉子什么工具,都自己带上,能不给主办者添加麻烦就不添加。
2/彩色的出租屋
去过耿老师的家里一次,极简极干净,印象极深。后来也去过耿老师住的出租屋,在一片黑乎乎的老旧小区里,房间充满色彩,温馨别致。干净整洁讲情调,赋予平凡之物神奇效果的能力,也潜移默化影响到我的生活态度。
3/有未来的人
还在念书的时候,耿老师就带江南布衣的李琳来收藏我的作品,后也陆续把我的作品介绍给他的朋友们。这种提携和厚爱,对年轻艺术家真是莫大的荣幸和无价的鼓励。有个朋友说,每有朋友来访,耿老师就会推荐我,说我是有未来的人。如此厚誉,让我诚惶诚恐,不敢停滞。
有些老师教导是具体当下的,有些教导是随时光变迁慢慢彰显力量。耿老师更像后者,我从他身上学到干净平静平等,人生大于艺术,分享爱。
时常觉得,耿老师就在不远处,正微笑着。
图片《他是谁?》 26页手写文稿、绘图、照片,A4 1994
图片
图片
《他是谁?》26页手写文稿、绘图、照片,A4 1994 Kroller Muller Museum收藏, Otterlo, 荷兰
图片
张鼎
艺术家
像自己的亲人一样照顾和呵护我
耿老师我们都叫他老耿,他是我的老师,叫老耿更亲切。
2003年去杭州读书有幸认识了老耿,他很关照年轻人,经常请同学一起吃饭喝茶讨论艺术,经常讨论到半夜,学生幼稚的想法并没有被他鄙视,反而是让他显得兴奋,他看到了不同的学生思考的闪光点。
老耿作为老师,他永远是用一种鼓励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创作,和老耿聊作品想法的时候他会一直看到你想法有趣的点,会说“这个想法牛逼啊”,让你充满一种对创作的自信,正是因为他的这种鼓励,让我能更坚定的从事艺术的创作到今天。
从学生到朋友,和老耿在一起做了很多的事情,参加过他在杭州组织策划的很多展览,2004年在杭师院现代美术馆组织了“让一些念头被看见”,LOFT49的“丢失ING, 没LOST”,2005年在杭州南山路柳浪闻莺枫杨林的“出事了”,2006年在杭州胡庆余堂的“没事”,以及后来参加了很多次他创建的想象力学实验室的项目。相处这么多年不仅仅是艺术上的交流,在生活上我们也有很多交集,经常会组织几个朋友出去旅行,我们一起去过深圳,汕头,厦门,兰州,郑州,洛阳,浙江周边的很多地方,留下太多美好的记忆。
和老耿相处的日子他像一个自己的亲人一样照顾和呵护我,他为人处事的方式也影响着我如何去面对自己的朋友和工作。在我心里他还在,他的笑容依旧很温暖。
图片《不是现实的选择》手稿及其他项目相关印刷品,与OMI(纽约上州)驻留机构的艺术家合作 1995 私人收藏
图片
《从第一页到最后一页》 27×21cm 纸上水彩 1996 私人收藏
图片
程然
影像艺术家、艺术家机构马丁·戈雅生意主理人
以想象力延续着一种不可想象的创造
我不是老耿的学生,但老耿对我的影响像是师长。很早之前,2005年,我还是毛头小子,策划的第一个展览叫《礼物》,当时耿老师推荐了杭师院美术学院的美术馆给我做这个展览,初出茅庐,四处乱撞,多亏耿老师事无巨细地妥帖安排,转眼多年,仍历历在目。
耿建翌老师无论从艺术家个人创作的方法论还是到创办想象力学实验室,以及张培力老师与耿建翌老师,王强老师,宋陵老师等人发起的“池社”活动,都在以江南的特殊视角不断启发着更多的后辈,以想象力延续着一种不可想象的创造,做着一些真正的艺术家该做的事情。
图片
想象力学实验室群展“烟士披里纯” 2019
图片想象力学实验室 梁子&-ism “floccinaucinihilipilification ”展览 2020
图片想象力学实验室 任倢“数沙者”展览 2021
图片
吴珏辉
艺术家、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及UFO媒体实验室艺术总监
艺术没有方法论
老耿当年的一些话令人印象深刻,影响深远。
“艺术可学不可教”这句话见解独到,被人引用无数。结合我自身的求学和教学历程,也有些体悟。艺术没有方法论,没有成功学。作品也没有模板,不然就成了临摹。前人的“成功”有时反而成为后人需要警惕的雷区。教学中避免以己度人,避免学生成为老师的影子,不然做得再好也只是一个首席影子。
那句“近大远小”也很精辟。我曾经执迷于“交互”作品,直接的技术性交互。那句“不交互即死”(Interactive or die)曾令人迷狂。在狂热期把交互放大了,大到眼里只有交互。冷却下来开始反思交互的必要性。退远来看,交互只是一个可选项而已,交互的方式也不限于技术。
“先傻逼后牛逼”这句话耐人寻味。看似牛逼的开始未必以牛逼结局。如果盲目地把试错或犯错看成傻逼,那很可能扼杀牛逼的可能性。有些人一辈子做了无数“正确”的选择,但从来没有做对过,也从来没有做过自己。
图片
《打扫一间与己无关的房间》行为、黑白照片 1988 私人收藏
图片
《读物》 共15本,每本18×13.2×2cm 纸本印刷品 1990私人收藏
图片
陈晓云
艺术家
朝露溘至,握手何言
老耿是个有趣的君子,一个机警敏感但一笑而过的人,更年轻时候的我复杂而莽撞,但是不论偶遇还是坐下来喝一杯茶,在老耿身边我觉得自己变得简单而平静。有阳光看看阳光有酒肉就拿起筷子。
每每想到这么一个近乎完美的人,一个卓越的艺术家,一个和善温暖的前辈, 却天不假年,就觉得“命运无常”是对我们记忆中美好事物的黑色注脚,老耿虽然已经逝去多年,但周围朋友们还经常提起他,那些交织的美好瞬间,那些仿佛隔壁房间才消失的笑声……某些事情发生过,有些人出现过,如同渐渐远去的风景,直到他变成那道永远的地平线……朝露溘至,握手何言。
图片《做作 2016-2017》40x30cm 纸浆、楮皮 2016 私人收藏
图片
图片《做作 2016-2017》 40x30cm 纸浆、楮皮 2016 图片来源:仁庐
图片
郎粲
艺术家
短短十二字
耿老师对我在艺术方面的影响就是,从容,智慧,冷静,热情,自悟,克制,我对他的理解也是这十二个字。
图片
刘畑
策展人、创作者、中国美术学院展示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
老耿的离去是一个时代的结束
2017年12月,在热带的海南,当我走下飞机,打开手机收到的第一条微信竟然是老耿离去的噩耗,实在无法控制情绪,为之泪下。
于我而言,老耿的离去是一个时代的结束。尽管我知道,他一定不愿意做句号式的、标志性的人物——他更像是句号中的那个虚空:无限、空灵、收敛。
正如人们常常说到的,他始终都是很“干净”的——干净的近义词,是今天愈见稀少的“纯粹”,它的反义词,一是漂亮、浮夸,另一个,就是近年流行的“油腻”。
作为一个艺术家,他不自恋(不谈自己的作品)、不自满(面对时代的变化,总是保持着开放的敏感、好奇、观察),特立独行、不动声色,鲜明、亲和而放松,疑虑、暧昧却又固执,既深思熟虑,却又讳莫如深。
这是我最为怀念的品质。
Related Artists: GENG JIANYI 耿建翌
Related Exhibi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