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耿最近在干啥?”
如同寻人启事的标语张贴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PSA)耿建翌作品回顾展的尾声,与收集自200余位耿建翌亲友填写的表格组成的“记忆墙”,共同聚合成对「他是谁?」的回答与追忆。
2022年11月10日,中国当代艺术家耿建翌回顾展「他是谁?」开幕。作为上世纪80年代至今中国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展览通过对耿建翌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2016年之职业生涯的深度考察,提取耿建翌在艺术实践中的种种问题意识并以此为线索,将耿建翌除早期绘画之外鲜为人所知的重要作品重新还原在观众面前,并与对耿建翌在创作实践之外以大量精力投入的艺术教育和艺术展览项目策划工作的共同呈现,带领观众在耿建翌独树一帜的艺术实践中寻找“他是谁?”的答案。
图片“他是谁?”耿建翌作品回顾展展览现场,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2022年
除五楼整层展厅外,耿建翌构想于1987年的先锋创作《自来水厂》首次完整实现,并在PSA一楼入口处的巨型挑高空间面向公众开放。此次展览由耿建翌的多年好友、中国当代艺术学者凯伦·史密斯和耿建翌的学生、好友、艺术家杨振中担纲策展,耿建翌的同学、创作和教学上的亲密伙伴、艺术家张培力作为特别顾问。展览将持续至2023年2月12日。
图片“他是谁?”耿建翌作品回顾展展览现场,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2022年
“有一种工作也被称为‘艺术’, 虽然从事这样的工作多年,可还是无法明确地看待它,因为它既不是宗教也不是现实,它只存在于两者之间,而在两者之间游动,这样一种状况无可避免地给自身的生存带来很多麻烦。”
——耿建翌
这场展览与耿建翌离世相隔五载,与他生前首个也是唯一一个回顾展《无知》相距十年;若未有疫情等状况干扰,展览原定开幕的今年八月本是他六十诞辰。因而这场展览既是了解耿建翌创作脉络、亲身体验其重要作品的宝贵机会;对他的许多亲友而言,亦是重温耿建翌其人、回顾他留给大家的温暖回忆的纪念空间。
据耿建翌亲笔记述[1],他1962年8月出生,17岁开始跟随河南省郑州市少年宫老师曹新林学画。他对艺术的热情、自由与实验姿态在曹老师的“默许”下肆意生长。这在当时规定与秩序绝对优先的社会环境中就像一星虽小但雀跃舞动的烛火。可以说,在进入艺术专业院校之前,少年耿建翌就已经让自己掉入了对绘画的画面、技法、材质与题材的敞开尝试,甚至开始思考画框之外的艺术可能性。
图片耿建翌肖像照,1995年,杭州西湖
“对我来说,艺术不是最重要的东西,只是我看世界的一种媒介,通过这种媒介看世界,你会看得更细致,会看到很多不同的东西,这是艺术对我的帮助。”
——耿建翌
在报考央美未果后,19岁的耿建翌考入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四年后的毕业创作《灯光下的两个人》(1985)被誉为八五美术新潮的代表作。同年底创作“理发”系列,包括《1985夏季的流行样式》等作品,并参加“85新空间画展”。1986年伙同张培力等创办中国最早的观念艺术团体之一“池社”,并参与集体创作,作品有《绿色空间中的行者》等。1987年创作《自来水厂》,12月完成《表格》并利用“黄山会议”展示出来。自此后的三十余年,耿建翌在国内外举办过数十场个展,并参加过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1993,2017)、中国现代艺术展(1989)、后八九中国新艺术(1993)、中国前卫艺术展(1993)、“移动中的城市”系列展(1997-1999)等里程碑式的展览。他于2012年获中国当代艺术奖(CCAA)杰出成就奖,2013年获第二届颜文樑艺术奖,2017年获AAC艺术中国年度影响力奖“年度艺术家”。
图片“他是谁?”耿建翌作品回顾展展览现场,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2022年
50%之观看的距离
传统的精神之器
PSA一楼入口处的巨型大厅首次出现建筑体量的空间搭建,这是自构想以来时隔44年《自来水厂》终于从文字、手稿、模型、摆拍实现为作品完成态。22mx19mx2.6m,在这片日字型、视线交错的“迷宫”中,观众能透过展墙上在视线高度平均分布的窗口看到多个方向连廊后的其他观众。在观众足够多的时候,每个观众都会成为其他观众观看的对象,从而融入作品之中。每个窗口的边框按耿建翌的构想采用了最典型的金黄色古典画框,出现在窗口的每个人都立时成为一幅“肖像画”。
图片“他是谁?”耿建翌作品回顾展展览现场,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2022年
图片“他是谁?”耿建翌作品回顾展展览现场,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2022年
精致的白墙、长六角形休息凳、画框共同营造出一种传统美术馆的直接观感,但又会因天顶敞开所见的PSA内部的工业建筑结构、实物画作的不在场和简洁对称的空间逻辑而意识到自己正行于一位极富创见的艺术家的意识设计之中。耿建翌对这套方案能够超越艺术在形式与观念两套语言的轨道而颇感满意。在刊登于《中国美术报》1988年第22期题为《作品与观众》的文章中,耿建翌把看与被看、观众与作品的存在类比于磁铁与铁,并在结尾写道,“语言的自恋道路和语言的新闻道路使所有的艺术家心灰意冷,样式的餐馆已被坐满,后来的人只得在门口徘徊。《自来水厂》为没纠缠于这两种道路而深感欣慰。”
图片“他是谁?”耿建翌作品回顾展展览现场,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2022年
“没有一般观众,他们全都被训练过
我看我想要看的
我看到我想要看到的
我看我能看的”
——耿建翌
可以说,这是时年25岁、毕业后就入职杭州丝绸工学院(现浙江工程学院)任教已两年的耿建翌初步琢磨观念艺术时思考“作品与观众”问题所得出的一套“终极”解决方案。当时,刚入学一年的杨振中也参与了这件作品的打样与摆拍,他笑着说摆拍照片里的人全是自己的同班同学。原来带着学生一起创作的氛围从耿建翌教员生涯的起点就开始了。问及作品名字的由来,杨振中说:“我只能谈自己的感觉。自、来、水,我觉得标题应该这么拆开来念,就是看它每个字的字面意思:水龙头打开,水就会一直流。水的流动,观众的流动…加个厂字后,整体又会有种模糊的感觉。这可能就是他比较想要的感觉,模模糊糊的,很难说清楚。”
50%之信息的采集
传统的精神之器
将作品和观众合二为一的手法,耿建翌曾直言过:“我想自己工作一半,由观众来完成另一半。”在实体空间的维度,《自来水厂》成功消除了观看的距离;紧接着的1988年,抓住“黄山会议”的契机(时任《美术》杂志编辑的高名潞为翌年的“中国现代艺术大展”举办的筹备会议,与会者是散居各地的前卫艺术家、批评家),耿建翌又更进一步,索性把观众变成了“半个艺术家”。他在会前向所有与会人寄了一份信息收集表,回收了一半,并在会议现场展出了这些表格,还为每个填表人颁发了证书。在这本有模有样的正红底封面、烫金标题“88观众证书”的内页右侧,写着这样一段说明:“由于您的合作,使每件作品得以最后完成。因而您将作为半个艺术家进入艺术史。特发此书为证。”
图片耿建翌在黄山会议现场进行《表格与证书》 第二部分行为,1988
郑波在关于耿建翌的机制批判作品的评论《在金字塔里开小差》中精炼地指出“表格”指向的恰是人们习以为常、视而不见的日常生活的“治理”:表格不仅是作为治理基础的信息采集的工具,亦是在强化身份问题、巩固监督与控制等功能。耿建翌设计的表格,是对充斥日常生活的各类表格的挪用与戏仿,而回收来的32张表格与1封回信里或认真或戏谑的填表内容,反映出的恰是当年中国实验艺术群体中的个体或遵循或逃逸规则、识破他创作或被他蒙在“表”里的真实姿态。如今看来,这些表格既是耿建翌50%策略的代表作品,也是一套珍贵的档案文献。
图片
耿建翌,《表格与证书(有所交代)》之一,1988年 图片来源:香格纳画廊
此次展览专设了以“观众占50%”为主要思路的作品区域,大都用到了类似上述《表格与证书》(1988)的“信息采集法”。事实上,展览标题就来自采用这一思路的同名创作《他是谁?》(1994),当时耿建翌向邻居收集了他们对某日到访的一位陌生人的书面描述和画像。在此次展览靠近露台的区域,由耿建翌亲友填写的表格组成的“记忆墙”同样借用了表格的形式,向大家征集除个人信息外与耿建翌的相识故事与共事经历,在当下时空完成一次对存在的证明。
图片耿建翌,《他是谁?》,1994,26页手写文稿、绘图、照片,A4
图片耿建翌,《合理的关系》,1994,10张照片、8件30页合同、发票等文件
“我那时候看到了三种作品:一种是艺术家直接拿别人的东西用,然后创作出来的作品;聪明一点的艺术家用别人的公式解决自己的问题;另外一种艺术家发现公式不好用,自己解决问题。”
——耿建翌
50%之学与教
传统的精神之器
据史密斯透露,有朋友不仅寄回了填好的表格,还寄来了“茶”。这就要说到耿建翌在艺术创作之外的多元角色:从23岁起直到去世,耿建翌做了32年的老师,说在当代艺术界“桃李满天下”一点也不夸张;他还策划过很多展览,比如极具开创性的“同意以1994年11月26日作为理由”(1994)、“45度作为理由”(1995);开过酒吧,那是在2002年,与张培力在杭州灵隐路31号做的Livehouse兼艺廊,一度成为杭州独立摇滚的基地之一;参与筹建江南布衣艺术中心,并于2010年在JNBY的资助下创办想象力学实验室,除定期的“月食”和“课堂”,还设立过三个实验室:王欣的“8赫兹催眠实验室”,易连的“感官造物实验室”,以及“不日归”。
图片耿建翌,池社活动之二“绿色空间中的行者”,1986年 图片提供:宋陵
图片“他是谁?”耿建翌作品回顾展展览现场,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2022年
“我到现在都还是一个艺术学生。”
——耿建翌
在此期间,他还以个人名义、或请朋友机构出资,帮助过许多当时还年轻、不那么出名、未开发市场的艺术家和艺术项目,包括artbaba线上艺术社区和“吞图”项目。尽管他做了这么多作品,做了这许多事,但据好友们笔下的回忆,他却并不把自己的艺术家身份特当真;四十岁后,他连“创作”这个说法都觉得过了,宁愿叫“做事”,“做作”。他喜欢喝茶,边喝边聊天。
艺术家吴山专在回答表格中“您和他在一起做过些什么事”时就简简单单写了三个词:“吃饭、说话、闲逛”,亲切平实,时相顾从。而他也确实在喝茶、闲聊中给了许多学生以鼓励,给了许多朋友以支持;在茶气袅袅间,圈子内外的许多人受他的影响,持续至今。在他去世后,艺术界组织过不少纪念他的展览和活动,比如在想象力学实验室·茶部举办的展览“以12月12日作为理由”(2018年1月10日至3月9日)。也因耿建翌临终嘱咐去世后五年才可办他的展览,此次展览才于今年成行。
图片“他是谁?”耿建翌作品回顾展展览现场,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2022年
图片“他是谁?”耿建翌作品回顾展展览现场,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2022年
关于艺术教育,大家最常引用耿建翌的一句便是“可学,不可教”。这也被用作香港亚洲艺术文献库的展览标题——《学不可教》(翁子健与Özge Ersoy策展,2020年12月17日至2021年6月26日)。这场展览聚焦浙美/国美三个代际的六位艺术家,由此一窥艺术教育在现当代中国的迭变。
耿建翌和担任新媒体系主任的张培力被叙述为承前启后的一代,他们的老师郑胜天、金一德鼓励学生挑战社会现实主义艺术训练的界限,而他们自己则践行“以创作带动学习”。事实上,直到2003年,中国美术学院新成立的新媒体艺术中心才申请调动当时仍任教于浙江工程学院的耿建翌加入新媒体系的建设和教学。
图片“他是谁?”耿建翌作品回顾展展览现场,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2022年
图片“他是谁?”耿建翌作品回顾展展览现场,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2022年
耿建翌在与艺术学者刘畑的采访[2]中回顾了两件他认为对学生很有帮助的事情:一是老师不定员,从市面上请当前最活跃的人来讲,那么学生就能接触到很多很新鲜的声音,这样建立起来的认知的参照系可以很广;二是用工作坊的形式,直接办展,让学生交方案,在选上、没选上的过程中,会有很多的讨论,没选上的学生可以做参展人的助手,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遇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学起来就会很快。这也是耿建翌在2005、06年先后组织展览“出事了”和“没事”的机缘。双飞艺术中心的成员孙慧源曾在接受笔者采访时提到,耿建翌和张培力是对每个成员都影响很大的艺术家:“除了对双飞经济上的强力支持外,更多的还是精神上的鼓励和支持。…耿建翌多数时候是个鼓励者,而张培力多数情况是批评者。有时候需要两者结合来看,…除了各种支持外,他们对待艺术的态度和方法以及人格魅力也一直影响着双飞。”
在“核心影响圈”之外,杭州、上海及周边的很多艺术家也会因为相关的展事、活动,接触新媒体系的师生或合作者而被“波及”。曾在国美担任多年行政教职的1973年生人薛峰如今是一名职业艺术家,但他对观念艺术的认识并非开启于90年代在美院的油画求学,而是直到2007年将自己的工作室设在陆垒、陈晓云、孙逊、陈彧君和陈彧凡等艺术家隔壁时,才通过跟大家经常的交流、邵一和张辽源还有双飞艺术中心共同组织的“小制作”等展览,慢慢尝试、亲手实践而投入到自己全新阶段的创作中。由此,他意识到了由耿建翌及其任教的新媒体系所引导的一种“美院内外双循环”;尤其是在2010年后,社会空间上的展览、项目越来越多,内外界相应有了更多的机会交流互动、相互影响。
图片“他是谁?”耿建翌作品回顾展展览现场,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2022年
50%的回顾度
传统的精神之器
50%是一个约数。意思是为耿建翌做回顾展的难度和压力都很大,也不可能存在100%的效果。一方面的原因在耿建翌,因为“他不是特别注意收集整理自己的资料”,杨振中笑说“有时候跟破案似的,问这个问那个,要搞清楚某件作品到底是什么年代、尺寸、材料,很花时间;而且记忆是会有误差的,我自己也是”;一方面是有很多重要作品都已经在个人和机构收藏中,有些在海外,现在国际运输困难重重,再加上借展去世艺术家的作品比在世艺术家难很多,就导致策展人不是想展什么就能展,还得看有哪些作品能够展出;另外则是来自广大亲朋好友对他的认知和对这类展览的期待,众口难调,出入也是难免的。
图片“他是谁?”耿建翌作品回顾展展览现场,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2022年
图片“他是谁?”耿建翌作品回顾展展览现场,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2022年
既然在时间线上无法求全,两位策展人的共识是“让作品说话”。策展脉络提取了耿建翌的种种问题意识:前文提到的50%策略关乎怎么回收、证明和规范,早期创作提问怎么观看,暗房工作提问怎么显影,以书和印刷展开的创作提问怎么阅读;杨振中把它们描述成“艺术语言的根目录”,是一些最基本的艺术问题,而它们始终贯穿于耿建翌的创作。展出的作品大致围绕这些问题排布,这样也有效应对了他媒介自由的特点。耿建翌的许多作品不依托实体物件或媒介,又或是混杂使用物质与非物质性的材料,这让以媒介划分其创作变得不适合。尽管如此,展览中还是设有集中展示其广义“新媒体”作品的区域,包括《投影顽固》(2016),这是一件用手电筒和台灯改装成的投影机。
图片“他是谁?”耿建翌作品回顾展展览现场,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2022年
史密斯提到的另一策展考量是着意区别于2012年的《无知》展,因此尽量呈现从未展出过的作品。除上文介绍的首次完整实现的《自来水厂》外,还有多件在国内首次展出的作品,包括:早期画作《无题》(1983);运用丝网印刷进行画面实验的《挂历》(1991);请美术馆员工拍地板照片的参与式作品《在地上》(1997,2022年重制);还有2016年应仁庐邀请赴日本用纸浆和楮皮实验的系列《做作 2016-2017》。后者仍延续了耿建翌长期关注的画面四个边的问题。在接受《Yishu》创刊人郑胜天的视频采访时,耿建翌说起了这个长期徘徊于他思考的问题:我们的视觉为什么能在这四个边上建立起来?或许这也是为什么他总是痴迷于“书”这个四四方方的媒介。此次展览也包括了一个专门的“书”展。
图片“他是谁?”耿建翌作品回顾展展览现场,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2022年
图片“他是谁?”耿建翌作品回顾展展览现场,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2022年
观众在现场会遭遇一面4.5米高的巨幅《第二状态》,这幅绘于1987年的耿建翌代表作是黑底上两张狂笑到表情含义模糊的脸。这是继《自来水厂》之后策展组帮“老耿”完成的第二个“心愿”。它的创作动机就是顶天立地,从而尽可能减少甚至消除观众与作品的观看距离。于是,这篇文章或许也适合在这里告一段落,耿建翌关心的“距离”在这场展览中被尽可能地拉近。透过这被消弭的距离,我们可以感受到“老耿”的轻松,幽默,智慧和自由。老耿说自己接收艺术灵感的“信号时强时弱”。[3]大部分时候“因事生事”,偶尔“没事儿找事儿”。他认为艺术是个功能,人人都有,多用就敏锐,不用就迟钝。他说话的时候总带着笑,在大家的记忆里,想必他的笑容依旧很温暖。
撰文/顾灵
编辑/胡炘融
Related Artists: GENG JIANYI 耿建翌
Related Exhibi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