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80年代至今中国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耿建翌的个人回顾展“他是谁?——耿建翌作品回顾展”即将于2023年2月12日闭幕。在此,策展人凯伦·史密斯与杨振中,以及展览特别顾问张培力将结合个人经历,和我们分享作品与文献背后的耿建翌其人、其创作。在展览的尾声,也欢迎大家移步展厅,亲身感受艺术家的丰富表达与深刻思考。
他是谁?
图片
“他是谁?——耿建翌作品回顾展”展览现场,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2022年。
[凯伦·史密斯] 我认识耿建翌老师,应该是1994年年底。他来到北京,为了完成他在做的“……作为理由”一系列项目。他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因为那个时候,我觉得很多人都是要表现哲学的、理论的东西。但是耿老师他可以用很简单的故事,说起一个很复杂的概念。因为大家都比较容易进入到一个故事的状态。
图片
“45度作为理由”与“同意1994.11.26作为理由”文献在“他是谁?——耿建翌作品回顾展”展览现场,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2022年。
[张培力] 其实我跟他交往真正比较多的是85年开始。我正在筹备浙江的青年艺术家的一个展览。大家都知道他的《灯光下的两个人》,当时整个美术界都非常关注。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美术教育出现了一个转折的信号。可以说那个时候,《灯光下的两个人》是作为一个标志性的作品。
然后我就极力想拉他入伙。因为我觉得像他这样风格特别明显的一个艺术家,在展览里边特别重要。展览还没开幕,我去看他画到一半的作品,就被震惊到了。因为我觉得所有的艺术家里边,他的想法最明确、最直接,然后画面的视觉效果也非常强烈。我当时看到他作品就非常兴奋。
图片
《灯光下的两个人》(复制),1985年,布面油画,117×154cm。泰康保险集团收藏。
图片
“’85新空间”参展艺术家,左起:王强、张培力、关颖、耿建翌、宋陵,图片来自网络。
[杨振中] 我印象中他给我们上头一堂素描课,就是有点像是一种“打压式”的。那个时候考美院,或者是考艺术类的学校,你学到某些方法,是可以很快地符合考学的这种方式。但是一进了大学以后,像老耿这样的老师就一下子来打击我们这样一种程式化的方式。班里好多同学,是那种学了好多年画了的,考上大学以后,突然第一堂课被老师“打压”得就不会画了。
图片
1987年耿建翌一起和同学们下乡写生。图片来自《耿建翌》,高世名、皮力、刘畑主编,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22年。
图片
1996年耿建翌在浙江丝绸工学院时期的素描课堂现场,关于“影子”的练习,第六项。图片来自《耿建翌》,高世名、皮力、刘畑主编,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22年。
图片
耿建翌教学现场。图片来自《耿建翌》,高世名、皮力、刘畑主编,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22年。
[凯伦·史密斯] 他也比较早就开始观察艺术到底和人的日常生活有多大的关系。然后如果你已经了解到艺术的这些标准,你怎么会认出来一个稍微远离这些标准的艺术家的工作?你能不能接受它?我们都说看到一个艺术品,我们的感受是什么。他用很多不同的方法,一直在思考他能不能进一步找到不同的一个答复。
图片
图片
“他是谁?——耿建翌作品回顾展”展览现场,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2022年。
[张培力] 我们“池社”第一次做的行为是在(杭州)美院附近的一条胡同里边。我们去找了“杨氏太极”系列的图谱,放大在旧的报纸,然后就在半夜把它贴在墙上面。你可以把它当成是一个“杨氏太极”系列的招式的图示,你也可以把它当成是一个什么艺术品,反正随便。
在那个时候,我们的态度是艺术和非艺术的界限不需要那么的分明。它只要介入到大众的生活就可以了,至于它是不是艺术不重要。第二天中午起来,我们就很好奇,这些东西是贴在墙上,还是变成什么样子了。我们都很想去看,然后就去了。一到那儿就发现特别有意思,基本上人手够得着的位置全部被撕掉了。人家就把这个东西卷起来,去卖废报纸。
图片
《池社作品1号-杨氏太极》制作现场,1986年。图片来自《耿建翌》,高世名、皮力、刘畑主编,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22年。
图片
《池社作品1号-杨氏太极》,1986年,旧报纸拼贴、剪纸。图片来自《耿建翌》,高世名、皮力、刘畑主编,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22年。
图片
耿建翌,池社活动之二“绿色空间中的行者”,1986年。图片提供:宋陵。
[杨振中] 老耿的很多工作是在一个艺术语言的根目录上思考和工作。比方说关于观看,关于艺术和观众之间的距离,关于阅读——因为他做很多书,做很多文字的东西——关于怎么证明一个人的存在……他甚至把很多这种政府机关、或者调查一个人的各种方式,来调查一个人的存在。然后这些为了证明一个人存在的物证,最后变成了他的作品。包括后来他做的很多像《没用了》这样的,把垃圾做成作品,收集别人不用的,关于有用和没用这样。他始终是围绕着一些艺术最基本的根目录在工作,我觉得他是这样一种艺术家。
图片
耿建翌,《投影顽固》,2016年,铁皮信号灯、电机马达,单频影像,每个约20×20×29cm,私人收藏。
图片
《第二状态》(复制)在“他是谁?——耿建翌作品回顾展”展览现场,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2022年
图片
耿建翌,《会动的书》,2006年,空白书皮、电子元件、马达、灯、木盒子,私人收藏。
图片
耿建翌,《他是谁?》,1994,26页手写文稿、绘图、照片,A4。Kroller Muller Museum收藏, Otterlo, 荷兰。
图片
耿建翌,《存在的证明》,1988年,摄影装置;放大证件照、证件原件共7张,每张140×101cm,香格纳画廊惠允。
图片
耿建翌,《没用了》,2004年,弃用日常物品,尺寸可变,M+,香港惠允。
我们这次帮他实现了《自来水厂》。这个事儿对我来说也是很激动的。因为他生前一直没有真正地实现过,它只是草稿。我觉得而且人越多,它的效果会越好。观众在里面,又是观众又是作品,会很有意思。
图片
耿建翌,《自来水厂》模型,1987年 ©Asia Art Archive
图片
耿建翌,《自来水厂》模型,1987年。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自来水厂》在“他是谁?——耿建翌作品回顾展”展览现场,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2022年。
图片
图片
《自来水厂》装置,1987年 ©Asia Art Archive
[凯伦·史密斯] 这次展览有一点点的难度。因为耿老师已经离开了我们,所以我们也是希望展览里面一个主要的线索是他的工作方式,包括他用的很多不同的手段来探索艺术。
[张培力] 他的作品看上去都是大家熟悉的东西。不同的人肯定会有不同的感触。这个我想也是耿建翌老师的一个创作的意图。
观众能够在这样一个精彩的展览当中,非常清晰地看:这个人,他是谁?
耿建翌。
Related Artists: GENG JIANYI 耿建翌
Related Exhibi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