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艺术人物推荐词
ARTISTS OF THE YEAR
近年来,梁绍基有两个大型展览备受关注,分别是2021年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举办的个展“蚕我 我蚕”和2022年在香格纳北京推出的个展“醉日”。前者全面呈现他三十多年来悟蚕、梦蚕、化蚕的创作历程,渗透着艺术家对疫情以来的思考;后者是一部《山海经》新编现代荒诞剧,集视、听、嗅多重感官于一体的多媒体装置,触发我们对生命、自然始源的思考。每个展览的背后都是他夜以继日与蚕紧密缠绵的人生。
梁绍基,一位用“蚕”来解读生命的艺术家,他如同蚕一样在自己的艺术领域默默耕耘三十余年,用艺术实践追求人与自然关系中最终的和谐。他以独特的艺术语言在中国当代艺术界创造出生态美学新形式,在全球艺术生态中,让蚕丝的东方美学印记更加鲜明。“一蚕一世界,一茧一宇宙”梁绍基从微观的世界里窥探宇宙的大气象,在以蚕为材质的“自然系列”创作中探寻生命的意义。危机来临的时刻,他的作品提醒我们解决危机不仅要依靠科学,还要重新反思,重新建构人与自然的关系。三年来,每个人都经历了一场“向死而生”的生命体验,梁绍基不断地在自己的生存境遇中、生命体验中发掘和思考,让与蚕相关的课题得到进一步的延伸与拓展。此外,他在追问生命真谛的途中与科学家不期而遇,不断超越艺术创作的传统定位,结合基因学,通过声、光、影等媒介,以蚕丝内在精神的探索来诠释对当下的思考,让蚕的命题焕发出持久的生命力。
“年度艺术人物”系列专访
梁绍基:
以蚕丝对生命虔诚地追问
Ask for life with silk
图片
丝是追问的虔诚
“生命的问题是艺术的一个初始问题,也是一个终极的追问。”
库艺术=库:您的创作跟蚕丝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在对蚕的生命探索过程中您有哪些思考,是怎样的信念让您坚持这条独特的艺术之路三十多年呢?
梁绍基=梁:我养蚕长达33年。养蚕是我对生命和时间的一个追问,进而对存在和存在者、生存的美学、生态环境的一个追问。它涉及人文与科学,命题在不断地深化。这三年疫情,每个人都经历了一场“向死而生”的生命体验,让与蚕相关的课题又得到一个延伸和进一步的思考。在这个过程中,我试图寻找艺术与科学、生物学与生物社会学、雕塑、装置、行为、概念之间的临界点,这种聚集是一种非固化的开放形态,会在临界点上不断地交织。我也会与科学家展开合作,从微观的世界、基因的世界来认知生命的奥秘。其实,以蚕为媒介的课题,本质上是生命的问题。生命的问题是艺术的一个初始问题,也是一个终极的追问。
海德格尔说过“思是追问的虔诚”,我将其改之为“丝是追问的虔诚”。蚕作为活体材料,最显著的特征是动体的过程,它在生长过程中给我们提出许多问题,驱动我穷追不舍去诘问的好奇心。
图片◎梁绍基工作室一角
图片
◎2020年大型装置《沉链》创作中
拍摄:陆军
库:为什么您选择了蚕丝之后,就没有再选择其它的媒介来进行创作了?
梁:艺术家都有各种探索方向,我尝试过不同的材料,像软雕塑、金属雕塑,也搞过版画、油画、设计、公共艺术、宣纸水墨。后来,我从东西方哲学中发现东西方文化针对自然的态度是不同的。西方强调科学理性的逻辑,而东方强调对自然的整体观照,这个很有意思。上世纪80年代,信息、材料和生物被称为世界新科技革命的三大支柱,这种对生命奥秘的追问,激起了我的探索。1989年,我打算在创作中突破传统的编织技术,并回归到与自然对话的命题当中,便想到了以蚕这种活体材料进行创作。
蚕与其他材料最大的区别在于它不是静止的,而是一种生命运动的无限性,这个过程大于结果。这期间有一个机缘,让我深刻体会到过程的意义。1989年,我受前苏联美协之邀为参与拉脱维亚首都里加举办的第三届国际纤维艺术研讨会构思了一件作品,在方圆结合错位的平面上写了天、人、地三个字并破成两半,在中国和苏联各完成一半,希望有朝一日两半能够契合。然而,作品完成后的第二年,苏联宣布解体,那一半作品杳无音讯,我十分沮丧。后来我想,天、地、人的合一只是理想境界,我的作品并没有死亡,它一直在“等待”,这个过程大于结果。
图片
图片
◎《醉日》
2020
(“山海新经”展览现场,浙江美术馆,2020)
图片由香格纳画廊提供
另外,蚕丝不仅是一个媒介,它本身涉及很多东西。当我把蚕丝这种生命的材料和金属、镜子、玻璃、砖石、竹子、古木、人体等不同的材料相邂逅时,它便折射出人类的生存境遇。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处于从后农业文明和前工业文明向现代文明演变的时期。我运用工业生产的产物废金属来创作,将这种冷漠又坚硬的材料和自然的材料相结合,象征着中国当时的历史进程。像《汶川石》是汶川地震过后,我从那里的遗墟中收集到的石头、砖块,用蚕丝对它进行包扎、抚慰,祭祀生命,对天灾人祸发出天问,呼喊救赎,对人类悲悯。作为艺术家要不断地在自己的生存境遇中、生命体验中去发掘,去思考。我认为材料不仅是一个肌理的语言,一个造型的简单材料,而要将它从材料的语言里升华,从“器”变成“道”(庄子思想中的“道”和“器”),那才有价值。
图片
◎《天庭》(PSA 特别版)
2013-2021
(“蚕我 我蚕”展览现场,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2021)
图片由香格纳画廊提供
图片
◎《天庭(PSA 特别版)》手稿
2013-2021
艺术家与香格纳画廊供图
图片
创作也是艺术家的呼吸
“艺术家的心与外界要发生对话,这样才是最真实的,最真诚的,而不是要去想个命题或从经典中找一个话语,这不是我所需求的,我觉得创作也是艺术家的呼吸。”
库:您曾提到每组作品会用到几万只蚕。蚕丝是一个变化生长的过程,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如此巨大的工程,您如何去把控蚕丝与作品表现之间的生命走向呢?
梁:有三个问题。一是,养蚕你先要熟悉蚕,把握蚕的基本生活规律,包括它的生命周期、生物钟,不同的生长阶段有怎样的生命表征,包括蚕的病理学;二是,蚕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材料上吐丝是怎样的状态;三是,通过对蚕基因学的研究,了解它深层次的生命意义,以及它的身体与外在形态之间的关系。
我曾与科学家合作,将海生物里的荧光蛋白注入蚕卵,它便长成发出绿光的蚕茧,就像一颗颗的舍利子,并将其塑造成舍利塔。在作品塑造的过程中我秉持两个重要的信条:一是老子的“道法自然,自然而然”,二是尼采所说的“用艺术的眼光看科学,用生命的眼光看艺术”。
“一蚕一世界,一茧一宇宙”我通过微观表现宏观,从微观里看到宇宙的大气象。于基本的生长规律中微观生命的奇迹,进而冥想,越过物理,注入物情。所以我将蚕丝的“丝”字,变成诗歌的“诗”字,这个“诗”不是文学性的,是创造性的,是对遥远彼岸的想象。艺术家像哲学家、科学家一样,奔向彼岸,通往自由王国。
图片
◎《穿越》
2020-2021
(杭州湾新区第三届国际公共艺术邀请展项目)
拍摄 梁绍基
图片
图片
◎《沉云》
2014-2020
(“蚕我 我蚕”展览现场,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2021)
拍摄 林维嘉
哲学家注重概念,科学家注重形态,而艺术家注重感受。我的工作室在佛宗道源之乡——天台,推窗即见群山云烟,我将蚕吐丝,看成是一种布云。蚕吐丝弥漫,它那种虚薄、绵延无尽,那种清逸逍遥又无限柔韧,就像云一样。我在天台山经常看到云山,能体会到中国文化里的云意,云深不知处。白云,黑云,沉云,青云,云仰,云掩互相变化莫测……我觉得云是生命的吐纳、自然的呼吸,所以,我创作了许多以蚕丝写云的题材。用自己的感知,将物实现了一个转换。
对课题我会一直追问下去,有无限的可能性。我觉得艺术家的心与外界要发生对话,这样才是最真实的,最真诚的,而不是要去想个命题或从经典中找一个话语,这不是我所需求的,我觉得创作也是艺术家的呼吸。
图片
◎《沉云》局部
2014-2021
古香樟木、蚕丝、蚕茧,尺寸可变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展览现场
图片
我们要重新构建人与自然的关系
“这三年会让艺术家明白很多道理,应该会有更多、更准确的语言来表达自身的体悟。”
库:您隐居在浙江天台山工作、生活已有二十多年,虽然远离了喧嚣的城市,还能以作品观照当下社会的现状,反思人类的生存状态。像《雪藏——困》《命运》等作品,用缠绕的蚕丝象征治愈和希望。您如何看待个体的思考和表达与时代环境的关系?
梁:我们身处这个时代,应该保持对现实环境的敏感度。疫情封城期间,我们觉得孤独的时候,手机是我们与世界发生沟通的唯一途径。然而手机中虚假迷乱的信息,反而使我们更加的焦躁不安,更加的彷徨和孤独。于是我就创作了《雪藏——困》,把手机淹隐在像雪一样的丝堆中,蚕丝97%是丝蛋白,它使我想起了生命的源,整个作品带有救赎的意念,以丝线来“冷疗”和“静疗”驱走城市的这种亢奋不安,而雪原上的柳条又像大地的天线,它在等待着的春天。
图片
◎幽静的天台山清晨
梁绍基工作室
图片由香格纳画廊提供
图片
◎《雪藏——困》
2019-2021
拍摄 林秉亮
我觉得这三年会让艺术家明白很多道理,艺术家应该会有更多、更准确的语言来表达自身的体悟。像爱德华·蒙克(挪威)的《呐喊》,像安塞尔姆·基弗(德国)在战后以飞机、向日葵为题材创作的作品,都表现出他们对国家命运、对个人命运的焦灼和思考。在当前的背景下,艺术家责无旁贷,我们要学会像弗兰兹·卡夫卡一样对人生进行更深刻的思考和反思。在自然当中,面对蚕丝的和科学的这样交织的两个网,我们要重新去思考,重新建构人与自然的关系。当下,在全世界面临各个国家民粹主义高涨,全球化的倒退这样一个状态下,应该激起人们的反思。
图片
图片
◎梁绍基工作室一角
库: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您处于对蚕的一个探索阶段,作品《自缚》《床》等以表现对抗、冲突为主,近些年在展览中呈现的作品,更多的是触发我们对生命、自然始源的思考和追问,像作品《平面隧道》《皮肤》趋于虚薄和抽象,挖掘材料的内在精神,有了更加柔软的表现,这种变化是如何发生的?
梁: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西文化剧烈冲撞,传统文化面临机遇、挑战与反思,裂变而重构。其实,我不由用两种对抗性的材料进行创作。之后,我意识到蚕丝的 “轻”蕴含着比“重”还要重的意义,在“蚕丝”这种语言里面,材料本身是一种精神化的东西。2000年后构思创作了《听蚕》,“大象无形,大音希声”,这是一种天籁的自然形态,继之《残山水》《平面隧道》到《皮肤》,是在一个材料里面找问题。另外,我这几年又涉及到基因学,随着年龄的增长,开始对朴拙、内敛的东西,材料内美的东西越来越关注。“致虚极,守静笃”是东方美学对西方现代主义的回应和超越。
图片
◎《皮肤》
2019-2021
(“首届北京艺术与科技双年展”展览现场,2022)
图片由香格纳画廊提供
图片
◎《皮肤》(局部)
2019-2021
拍摄 林秉亮
图片
灵感来源是在自己的创作过程中它“油然”地发声
“实验过程很重要,它是一个不断发生、不断寻找未知的过程,这样才特别的有意思,我在这个过程中也特别的兴奋。”
库:您每次构思一件作品是先拟定一个主题,再去表现的吗?您的创作方向是如何发掘的呢?
梁:也不一定每次先有主题。很重要的一点,是自己有个大命题,像“自然系列”这个命题是先有方向的,然后在这种生命语言的进程中去寻找哪些转化过程中生发出的有趣事情,在这个过程中,有时会产生一个大的命题,有时就是实验过程中的一种偶然性,在对偶然性进行认知的时候,将其升华为创作。所以,实验过程很重要,它是一个不断发生、不断寻找未知的过程,这样才特别的有意思,我在这个过程中也特别的兴奋。
我养蚕几十年,每当我走进蚕房,思绪便会马上展开;而且看完展览回来,会将看到的东西全部忘却,再回到自己的空间,便会产生很多新的想法。外面可以给你启发,但真正的灵感来源,就像我前面提到的“创作是艺术家的呼吸”,是在自己的创作过程中它“油然”地发生。
图片
◎梁绍基工作室一角
库:您曾提到过“中国与西方对世界的认知有很大的区别,对自然的观照是不同的。”您觉得有哪些不同,在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中有哪些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
梁:西方强调科学理性的逻辑,从这几年的信息革命,材料革命,生物学革命的发展来看,国家也很重视高科技的发展。东方强调对自然的观照,中国的老子很早就提出“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象”,这种宏观的宇宙物理学,也是生命美学。中国讲气“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可见,中国对宇宙、对自然总体的认知很早就形成了。
西方分析逻辑学和科学的发展极大的推动了西方文明的进程,我们在改革开放以后从西方的科技、文化中吸取很多成果,但需有效地、理性地借鉴。大家现在津津乐道元宇宙,但我想这是需要注意的,警惕有可能被商业操作所操弄;元宇宙的基础物理学基本原理早就已经提出来了并且运用了,科学、技术、人类、自然、未来的关系也是一个人类存在和存在者的问题。
图片
◎创作中的梁绍基
上个世纪,过于自信的人类仰仗着科学与知识的力量去践踏自然。所以,我们要重新审视中国对自然认知的这种态度,它是能够激励我们的。面对世界的快速发展以及人类对待自然的行为,这些根本原因也在东西方哲学家的思考当中,包括海德格尔和他校对翻译过老子的《道德经》某些章节,所以我觉得东西方可以发生对话,他给我们许多启示。
从大的层面来思考,我构思出“自然系列”。自然是一个大命题,用这个命题来框定这个概念下进行思考的人。我把人也作为自然里的一部分来看待,人性当属自然,我对社会重大事件的关注是出于对人性的关注,这就能够把整个人文、人道和生命、生存、生活等很多东西串联起来。
图片
图片
◎《白光》
2021
(“蚕我 我蚕”展览现场,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2021)
图片由香格纳画廊提供
库:“逝者不可追,来者犹可待。”现在一切变得相对明朗起来,接下来您有哪些新的想法或计划?
梁:这几年我个人的创作、展览形态、展期都受到疫情的影响有所调整。今年2月,我和杨诘苍将在苏州吴中博物馆举办双个展,我的作品会和历史发生关系。我把“吴中的简史”中的“简”改成蚕茧的“茧”,也就是“吴中的茧史”,因为苏州也是一个蚕乡,而且历史不断地在蜕变。另外,2023年尾将在上海玻璃博物馆做一个展览,我用到的媒介不是蚕丝而是玻璃,但还是能够看到蚕丝与我之间的联系,会发生对材料的追问,表达我对材料精神的持续探索。
图片
◎《白菜的记忆》材料
拷贝纸
2022
拍摄 梁绍基
图片由香格纳画廊提供
Related Artists: LIANG SHAOJI 梁绍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