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觉得弹幕是很有意思的东西,弹幕真正的概念,不是交流,而是交流的消失。看起来我们共同在看球赛,看电影,我们在讨论,但你实际上是在跟谁说话?你在跟无数一起看节目的人说话,你的对象是无数,但‘无数’这个对象,其实是‘无’。你不知道他是谁,你甚至不确定他会接到消息,这种交流就变成一种新型的、绝望式的交流。这种交流飘向屏幕,像漂流瓶一样,丢掉一部分,又留下一部分。”
文 / 蒯乐昊
你不会第一时间把陈维的新作品和疫情联系起来,他不属于那种指哪打哪的艺术家,他作品里面的隐喻和象征也是间接的、第二眼的。
上海西岸美术馆的陈维个展“Make me illusory”是西岸美术馆和法国蓬皮杜艺术中心的联合策展项目,也是本土艺术创造性场景的一次探索。
临时已经成为常态
陈维曾经的专业是电视摄像,这是一个技术型工种,毕业之后最对口就是去电视台,他也确实在电视台做了一段时间新闻摄制,日常跑卫生和体育两条线。这两条线的拍摄方向截然不同,“卫生新闻常常会拍到白血病儿童什么的,特别惨,拍着拍着我就想把我身上所有的钱全都掏给他们;体育新闻就相反,因为总是在拍赛事……我就不是很喜欢这样的工作。”
他性格里诗意和非工业的成分要寻找一个出口,而在电视台,他感觉一切都被体制化了,人被分成许多层级,这些层级是由劳动合同来定义的,自负盈亏的电视台把员工分成数档:临时工、栏目聘、部门聘、频道聘、台聘或者集团聘,仿佛一套复杂的升级打怪模式,升级的理由又往往跟工作表现没有直接关系,这一切都令人头大。当时陈维还在玩音乐,跟朋友组了乐队,也写口语诗,这是另外一种生活方式,哪怕受苦受穷,也更指向艺术和自由。
图片
▲《Make me illusory》西岸美术馆展览现场 ©Chen Wei Studio 图/Alessandro Wang
当时他的理想是去法国,学电影,将来成为一个导演。他喜欢法国电影里那种暧昧不明的意趣,还专门去上海学了法语,但2003年一场非典疫情,打乱了他留学的计划。“后来就开始跟一些艺术家合作,也自己做作品,跟画廊合作,参加展览,一路走到现在。”
陈维这次个展《Make me illusory》,灵感亦来自疫情,但观看者也许并不能第一时间看出作品与疫情之间的关联。比如他的观念摄影作品《岛屿(红)》,湿漉漉的地面上放着两把垒起的塑料板凳,板凳上压着石头,背后是波光粼粼的金属板,在地面折射出燃烧似的光斑。他借助的,都是日常生活中的现成材料,这些材料也因为唾手可得,在疫情中常常被挪用为隔离物。
图片
▲陈维,岛屿(红),2021,150 x 187.5 厘米,摄影,灯箱
“岛就是疫情期间我们常用的一些隔离材料,一块石头,一把椅子,放在那里,写上一个牌子:此路不通。一个街区只有某个口子可以进,我觉得这个很有意思。它就变成了一个临时性的雕塑,一个新的组合,产生新的作用。在非常时期,政府不会发放专门的隔离工具给你,因为来不及,但是‘临时’就会变成一个‘常态’,很多地方在疫情这一年里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椅子和各种各样的石头,这就意味着我们跟这些东西共同生活。我觉得中国人有一个特别厉害的适应性,我们有一个天生的敏锐度,一看就能分辨出,这是一个隔离的符号,几天下来,我们就能迅速地适应它,把它视作正常,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图片
▲收藏展:衡量尺度,金泽21世纪美术馆,金泽,日本
图片
肉身的加倍孤独
不同介质的互相转换是陈维擅长的艺术语言,在他的大型装置作品《布洛克球》中,许许多多莫兰迪色的圆球成为舞台的主角,它们在台阶上或聚或散,沉默如天体。布洛克(Block)也是隔断的代名词,在城市生活中,这些大大小小的石球常常组队出现在马路、通道、入口,意味着禁止通行,而在陈维的舞台上,它们被赋予梦幻的、几乎带有少女感的色彩,与拒绝之义形成反差。
陈维曾经走访生产布洛克球的工厂,市政基础建设对于布洛克球的需求极大,在河北的石材厂里,几百平的厂房仓库中,不同尺寸,不同颜色的布洛克球胡乱堆放在一起,形成巨大的视觉冲击。“当时我拍了很多图片素材,我觉得这太棒了。”
陈维像做鱼皮花生那样做他的布洛克球,最里面是一个透明的亚克力球,球里头装着砂石,好让这颗球具备一定的重量感。在亚克力外面,他敷一层腻子,再包一层石膏,石膏外面用喷绘和手工描画的方法,一点一点模拟出水磨石的质感。对他而言,这是舞台道具,无需动用昂贵的材料,重要的恰恰是廉价、易得、方便搬动,然而极度逼真——“我不追求我的布洛克球一定得是石材的,我还是遵循一个舞台规律,舞台上一切都应该是假的,然后以假为真。”
真和假的界限到底在哪里呢?在影像作品《Light me(点亮我)》系列中,画中人独自枯坐在一个幽闭空间之中,他面前的一方屏幕投出光线,照亮了这个人,人被笼罩和定格在光芒里,似乎是被照耀着。这是被互联网改变的一代,尤其是疫情之中,人们蜗居一室,靠网络与世界相连,并依赖于这种幻觉。“我拍的其实是一种肖像,本质上是你和你的电子产品的一种合影。我们好像在虚拟世界里可以做很多事情,但从这个肖像上看来,你其实也不过是一个人独自坐着而已。” 他想要揭示人的物理属性和生理属性,人似乎被手机或电脑屏幕照亮,但仍身处黑暗之中,现代人在虚拟世界里忘情忘我,也许代价是肉身的加倍孤独。
图片
▲展览现场:《我们谈谈:对话中国当代艺术》,亚洲协会,休斯顿,美国
图片
交流,以及交流的消失
在展厅里,陈维设置了一个公众参与的互动作品,名为《协奏曲/弹幕》,通过视频及声音数字转换形式,来探索交流的有效性。
“我一直觉得弹幕是很有意思的东西,弹幕真正的概念,不是交流,而是交流的消失。看起来我们共同在看球赛,看电影,我们在讨论,但你实际上是在跟谁说话?你在跟无数一起看节目的人说话,你的对象是无数,但‘无数’这个对象,其实是‘无’。你不知道他是谁,你甚至不确定他会接到消息,这种交流就变成一种新型的、绝望式的交流。这种交流飘向屏幕,像漂流瓶一样,丢掉一部分,又留下一部分。”
陈维设计的互动作品里,每个发弹幕的人会触发一个随机的声音,观众可以用自己的手机发送弹幕,但他触发的音乐声会在展厅里响起,被其他观展的人听见。陈维设定了声音的数值范围,让叮叮咚咚的声音不至于刺耳,像一首偶发的协奏曲。
图片
▲陈维,新广告,2021,150 x 187.5 厘米,摄影,灯箱
陈维说,他去做艺术,是因为所有那些他曾经想做却没有做成的事情:比如写作、音乐、电影……艺术变成他更加综合的表达方式。打通了这些,便是打通了任督二脉。他跟朋友聊天,聊诗歌是什么,突然间他产生一种感觉,看到风正在吹向自己,但又没真正触及,就像一个时代正在扑面而来。“这就是诗,会让你直面生活的瞬间,同时很超然。”在那一瞬间,诗是可视的,能像视觉艺术一样被直观看见。同样的通感也会发生在小说和电影之间,发生在他的摄影和视频之间,“对于电影来说,不管你是拍一个叙事性很强的电影,还是拍一个亚叙事的意识流电影,叙述依然是重要的,跟写小说一样需要经营,才能把观看者卷进去。但艺术作品更像诗歌,跟小说无法等同。摄影也是,照片是去时间性的,即使它体现了某种时间性,也只是时间的散点,要带你回去,却又回不去,它本身是消逝的,是万物无法永恒的一个证据,尤其是数码时代,你拍了大量的照片却不再回看。其实最好的相机是你的眼睛,眼睛能够超越,如果你的眼睛看到的某个影像,会在你脑海中一再发酵、翻腾,引起你探究的好奇心,那么,作为一个艺术家,你就要去做这个东西。”
Related Artists: CHEN WEI 陈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