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nghART Gallery 香格纳画廊
Home | Exhibitions | Artists | Research | Press | Shop | Space

徐震最大规模个展深圳开幕:我应该是国内竞争意识最强的艺术家 | 一条艺术
2024-04-19 13:58

徐震的创作和现实密不可分,他在作品中将不同文化符号组合——罗马柱缠绕在汉代陶俑周身、古希腊雕塑和中国佛像相连,他甚至自己创办公司、画廊、品牌、美术馆,讨论商业和消费主义。

3月下旬,徐震的个展“生态作为媒介”在深圳市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开幕,展厅如同一个大型仓库,没有展墙、没有展线,他近20年职业生涯中的100余件代表作品,以一种百科全书式的方式呈现,信息量巨大。

从业20多年,他一直保持高强度的工作,“我应该是国内竞争意识最强的艺术家”,徐震说道。开幕式结束后,我们和徐震聊了聊他的创作和背后的“生态”。

文/李凝玉‍‍‍

Section 1
展厅像仓库一样,呈现20年来100多件代表作

当展厅的卷帘门升起,一个像电影《沙丘》里“沙虫”一样的雕塑出现在眼前,只不过它的头部是古希腊立柱的样式,结实的柱体被拉长、延伸,盘踞在展厅里,这是徐震的代表作《Hello》。
上百件作品,沿着《Hello》庞大的“身体”放置,展厅像是一个大型仓库,让人目不暇接。

“我们希望能够做到一个比较轻盈的现场,尽管作品多且大,但它们不会让人感觉很重,或者说太压迫,还是比较温柔,像一个怪兽在你旁边呆着的那种感觉,当然它里面也隐藏着一种不安全性、不确定的东西。”徐震说。
作品没有按创作时间顺序来排列,看似被随意放置,实则互相呼应。

新作“饮料”系列邀请观众一起搅拌、吮吸不同的文化。徐震将罗马柱“弯”成吸管,插进欧洲古典雕塑的头顶、插进旧石器时期的“维纳斯”雕塑里、插进青花瓷的花瓶里、也插进他画的水墨假山石里……
这一系列的来源——古希腊雕塑和佛像组合的“永生”系列、2017年创作的“异形”“进化”系列散落在周围。再往里走,是一座巨大的“文化”绞肉机,孔洞里流出的全是平滑的、面条一般的罗马柱。

作品对于全球化、不同文化交织的直白表述,也让人不禁揣测,应该不会这么简单吧?于是不自觉陷入和艺术家思想的“拉扯”中,进入更丰富的思考。

展览现场就像是不同文化的大乱炖,而突然出现在其间的“苹果手机专卖店”,像是破了次元,带我们进入另一个语境。这是徐震2021年开始的“基地”系列,模仿苹果手机专卖店的陈设,桌上的手机轮播着聊天纪录、短视频,将现实提取、呈现。
展厅墙面挂着的抽象画“激情”系列,取自社交媒体上聊天对话的截屏,徐震用抽象的笔触再现人们使用手机时的手势、上网冲浪时的情绪。这个系列也不止于绘画,他将作品送给观众,再由观众分享在网络上,这些在社交媒体上传播的截屏又成为画作的背景和新一轮的故事。


Section 2
公司、画廊、美术馆......
把艺术圈纳入自己的创作中

不难从徐震的创作中找到对社会现实的指涉。
而徐震身上更为特别的是,他在创作中不仅讨论现实和艺术圈生态,同时让自己介入其中,“打造”出一条艺术生态链——从创作到展览策划、艺术媒体、艺术公司、画廊、艺术家品牌、培训年轻艺术家的“魔法班”、专卖店、艺术公园、美术馆……把“触角”伸到艺术行业的几乎所有角落,实践着“自我生态化”。

这一过程与现实紧密联系。90年代末,徐震开始做展览、参与非营利的比翼艺术中心,是因为上海的当代艺术展览很少,没有展览那就自己来办。
随着艺术生态逐渐系统化,专业画廊、美术馆开始出现,同时全球化加速,在这一变化中,比翼艺术中心,徐震和艺术家朋友一起创办的艺术媒体Art-ba-ba以及画廊又承担着挖掘、推广本土艺术家的功能。

到2008年至2009年,徐震发现非营利的比翼没有办法再帮助艺术家,因为艺术家需要钱,需要推广,于是他们做公司,做画廊,将“徐震®” 作为品牌推出。其商业化引发很多争议。但这无不呼应着中国当代艺术商业化的现实,用拥抱的方式去打入其中,去实验。

2022年,没顶美术馆开幕。当时,徐震和我们聊道,做美术馆其实是做一个以艺术家为主的平台,将美术馆当成材料或现成品去创作。同时,这也是一场对艺术系统的反叛。

身兼多重身份的徐震,一直保持着忙碌、高强度的工作,尽管前一天的开幕晚宴持续到很晚,但在早上九点的访问现场,徐震依旧精力充沛,以下是我们的对话。


Section 3

对话徐震:“我的创作很难落到一个具体的媒介上”

Q=一条艺术
A=徐震
Q: 一进入展厅,好像进入了一个仓库,展陈也不是按常见的时间顺序,有什么特别设计呢?
A: 一个是信息密度大。然后我要让你看到一条蛇很逗很酷;旁边有一个上下佛,竖在那里;一转身,一个耍杂技的:一个希腊雕塑上竖了几个人;这边一堆小画,竟然画的是微信对话……我能把你的思绪带得越远越好,这些元素还会重复出现,不断刺激你,很满,有点过度,像是我们如今接收网络讯息的感受。
你的思维会被这样的形象和意义捆绑,搅拌在一起,意识流一直变化,这是这个展览需要的东西。

Q: 展览主题“生态作为媒介”如何贯彻在你的创作方法中?
A: 这个主题是策展人王亚敏提出来的,他其实可能更多是从我们其他工作,比如我们的策展、做画廊、做机构、做媒体,他觉得你做了那么多事情,“生态”它决定了你的创作结果。
我们就开始深入地去分析这个事情,也采访了一些周围的朋友什么的,“生态”是一种集体性的、共同的一种感受和价值观。
像我是调用其他身份的经验,汇总在一起,馆长、画廊主,我并不是在转换身份,而是把它们都纳入自己的创作当中,周围的生态链变成了创作的媒介。

Q: 作品中很明显的不同文化元素的组合,你不会担心过于直白吗?
A: 我一直在强调一种所谓的全球性普世的东西,但是同时必须要有我理解的、我看到的现实的特点。这两者叠加在一起,共同形成一种能量场。
这个东西我觉得不能用语言来说,要去感受,比如说我为什么要去创造一个绞肉机一样的东西,你看到无外乎就是文化信息挤压、搅拌,最后出来的是一种文化,如果这么解读,你自己都会觉得有点太生硬,会忽略了它里面很多很生动的东西。

Q: 这次还展出了新作水墨系列“山水”,怎么开始尝试水墨了?
A: 我们画了一个石头上插了根管子,把假山石拼成了外星人的感觉。
这其实是在借用国画这个符号来搞创作,从文化的挪用角度,就是需要国画而已,用就行了,我们不需要进入媒介里面,我迅速地用几个月来了解、扫盲,我不用精通它。
像我这样的创作,很难落到具体的一个媒介上,甚至于我在回避这些东西。因为到底是哪个媒介没那么重要,结果就是你画了一张画挂在墙上,我做了个装置在旁边,作品谁把谁“吃”掉的关系,在展览里你放不住,你就出局。

Q: 感觉你有很强的竞争意识?
A: 我应该是国内竞争意识最强的艺术家了。
大量的艺术家,过7、8年能剩20%在你面前已经很好了,这就是现实。如果我做的弱,你不会同情我。有人做出足够好的作品,大家就会暗暗较劲,年轻艺术家想:我将来要成为这样的大师,我们也是这样过来的。
从我到我们的“没顶”,其实是一直在树立难度,制造焦虑。
很多人不理解,觉得是流水线生产,但是实际上我们真的是“生产”,只是我们把“生产”的维度提高了,一个艺术家平均一年可能创作5-10件作品,我们可能一年创作百来件作品,外界对艺术家要求太低了,对不起,我们是真的强度很高。不然我不会在你面前,因为这是一个高竞争的行业。

Q: “没顶公司”的创作节奏和强度这么大,很“狼性”企业文化的感觉,除了提高竞争力,为什么要这么大强度?
A: 这不叫狼性,这是一个非常丰富多元的过程,但是容易被“狼性”这样很单调的词概括。我相信好的艺术家都是逼出来的,得逼掉你的惯性、把你惯性的节奏强行了断,你才能进入一种相对自由思考、判断的状态。

比如做个展览,那这个展览目的是什么?在你五年的生涯中,你希望它达到什么地位、什么作用?在你给出的方案里能不能实现?不能实现,换方案,后天交方案,那就通宵干,是这样的,很现实的。
像这样的一个现场,我一般都要做到十几版方案以上,差不多两三百套作品方案。我一直是起床就干活,密度跟长度肯定要加上去,不然就全是自己想象。

Q: 之后会继续延展你的生态链吗?像公司、画廊、美术馆这些?
A: 会,它其实是个话语权的问题。
艺术家的主要工作就是对抗,去挑战别人,不是太太平平很鸡汤地创作,这是很扯的,这是小学生写作文。
就像这个现场,对我来说就是斗争,斗争什么东西?连我在内的日常中的惯性和平庸。它其实是目的性很强的一个空间,你有技术、有方法、有媒介、有什么,但最终你得有这个,没有,你所有的东西都是附庸风雅而已。

-----

Related Artists: XU ZHEN® 徐震®

Related Exhibitions:

Xu Zhen: Ecosystem as Medium 03.30, 2024


上海香格纳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办公地址:上海市徐汇区西岸龙腾大道2555号10号楼

© Copyright ShanghART Gallery 1996-2024
备案:沪ICP备2024043937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12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