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nghART Gallery 香格纳画廊
首页 | 展览 | 艺术家 | 研究 | 媒体报道 | 商店 | 空间

关于《病:我们今天的艺术》的参展作品

作者: 郭 海平 2005-12-22

这里参展的每一件作品都凝聚着艺术家们的激情和智慧,在艺术圈内,艺术家们无需进行任何语言交流,彼此都能够心领神会,但一旦走出了艺术圈,当这些作品面对社会的时候,公众却常常会提出这样或那样的不解疑问,为此,作为本次展览的策划,我觉得有义务向公众简单地介绍一下我在挑选这些作品时的一些理解和感受,希望通过这些沟通能够让公众与艺术家及艺术作品之间进行积极有益的互动。

1、《营养体》装置 /材料:石膏 /作者:王强

王强将石膏倒入各种各样的药瓶当中,待瓶内石膏凝固后便将玻璃瓶砸碎,由此留下了药瓶里面空间的实体,由此使得原来瓶子的实体消失了,而瓶内的虚空则变成了实体,这是虚与实之间的巧妙转换,所谓“营养体”,我想作者想表明在今天“药”与“营养物”之间没有本质的区别。

2、《中国山水病历》摄影装置 /材料:摄影图片、宣纸、木材 /作者:汤国

汤国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国新文人画的代表画家之一,进入九十年代后,我们就很少见到他拿画笔画画,即使如此,我们依旧可以从今天这件参展作品中看到他割舍不去的“文人”情结,不同的是这一次他却将过去无比衷情的宣纸当成了制作这件“病历”的主要材料,往日的中国水墨山水也被用摄影方法拍摄的山水所取代,这也许就是汤国对传统做某种修正的一种有意味的尝试,同时也流露出他对当下中国自然环境的一种关注。

3、《痕迹》材料:PVC板喷漆/作者:管策

管策在南京的影响力是多方面的,《痕迹》是他专为这次展览创作的作品,他在塑铝板上喷上了漂亮的颜色,然后又用金属利器将颜色和塑铝板进行看似随意地划伤,由此而给我们的心理上留下了一道道十分伤感的印迹,而这一切也许又正是艺术家需要向观众传递的。管策多年来一直对各种材料的表现力情有独钟,这是一种物理和心理之间的转换,对此,观赏者的心理越透明,心理上的敏感反应就一定会越明显,这是装置艺术注重材料的属性决定的。

4、《梦话》装置/材料:实物与声音的装置 /作者:陆笑毅

我很喜欢陆笑毅的这件《梦话》作品,理由十分简单,第一是因为我觉得说梦话是人区别于其它动物的一个标志性特征。第二,人醒着的时候也未必就不一定不会说梦话。

5、《谁来下完这一盘棋》材料:围棋子 棋盘/作者:茅小浪

《谁来下完这一盘棋》是本次展览收到的最后一件作品,这件最后获得的作品也为我的整个作品收集工作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我与茅小浪平日常有交流和争论,但唯独对这件作品我们彼此什么也没多谈,因为面对棋盘中出现的那个鲜红的棋子,任何人都会表现出一筹莫展,即使是国际围棋大师我相信他也不知该如何下手是好。

6、《“十示如意”系列》装置 /材料:铁/作者:丁乙

丁乙的“十示”在艺术圈内很有影响,他持续不断地画这个人人都能够画的“十示”已有二十年时间,如此一来,他的“十示”便出现了滴水穿石般的文化意味和社会效应,在此件作品中丁乙将他的“十示”穿过了像云朵一样的厚重金属,这里面既向观众表现了“阻力”同时也表现了穿透这些“阻力”的“力”。

7、《“有意无意”系列》装置/材料:陶瓷/作者:罗隶

罗隶近年在完成了一系列《看杜尚下棋》之后便转向了对“有意无意”主题的迷恋。罗隶对艺术感情极深,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我看来就是因为没有什么能替代艺术在他心灵深处的特殊地位,那是一种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对于这一系列作品他只说了一句话,即“一切都是有意无意的”,这是一句终结式的回答,由此而使他的那个无人知晓的心灵世界终于获得了平静。这件《有意无意》的陶瓷作品是他烧制的一系列《有意无意》中最意外的一件,对于罗隶来说,这一定也是“有意无意”的结果。

8、《一只蓝边碗装着另一只碎了的蓝边碗》装置 /材料:12个蓝边碗 /作者:刘绍隽

多年前,刘绍隽曾做过一个叫着《内伤》的个人作品展,而“内伤”正是他数十年不变的表现主题,这次在与他的交往中发现了在他的笔记本中有一个多年想实现而未能寻找到合适机会实现的方案,这就是我们眼前的这组作品。观看这组作品,我们将会获得一个整体和一个整体破碎了之后的多重相互关系,这很像是一组哲学和心理学的场景和画面。

9、《金属面具》装置 /材料:铝箔 /作者:孙良

孙良是中国最早参加威尼斯双年展的上海艺术家,他常来南京,并与很多南京艺术家建立了深厚的友情,这次他提供的作品,曾在2002年的南京“晒太阳”艺术活动中现场展示过,不同的是这次由户外转向了室内,而这种时空的改变也使这些作品的意味发生了变化,在户外有可能会让人想到拒绝哂太阳的意味,在室内再次出现时,我感受到的却是人的面孔的冰冷并伴有强烈的反光属性。不过,这仅仅是孙良的一种类似休闲式的自由表现,在大部分人的记忆中,他的作品还是那些妖艳鬼魅的神秘画面。

10、《如花虽未开,如病似不痛。》材料:纸上油画棒/作者:毛焰

我们知道毛焰近年的油画肖像都是仰面朝天的,其画面的色彩也被他减弱到了极限,这种“不愿正视”和“若隐若现”也许正是毛焰心灵的一种真实写照,而这次又以不易被人识别的篆书字体写了一幅类似了对联的玄妙诗句,我们虽然不太明白其中的确切含义,但听读起来不可谓又是十分地悦耳和动听,再一追问,这道诗句愿来是毛焰对刘德华歌词的一次改编。

11、《美好时光》装置/ 综合材料/ 作者:陈墙

我看过不少陈墙早期的抽象艺术,早期的作品充满情趣和张力,这几年虽然也会看到一些散发出神光异彩的作品,但更多的却是一些美丽形式的平静描述,透过这些看似繁花似锦的表象,我却生动地感受到了其作品背后隐藏着的一系列悲剧性的情节,那是一种自我的个性和人的欲望在现实中被渐渐消解的历程,为了不打扰任何人(当然也包括他自己),他亲手导演了我们今天所能看到的既“规范”、“冲突”、“重复”、和“又轻又重”的美丽画面。陈墙是我所见过的绅士中的绅士,为此,他是否为此付出了全部的自我牺牲,在此我又是不愿和不敢去多想的。

12《晕》旋转的装置/材料:玻璃钢、电机/作者:潘登

潘登比我小二岁,但正是他的引荐,我才跨进了艺术的门坎,二十年过去了,只要有人在他面前一提起“艺术”二字,他立刻就会激动地不能控制,每次与他聊天我都会尽可能谈一些艺术之外的话题,以免缓解一点他的激动情绪。潘登在制作这件《晕》的作品过程中几次给我打电话表达了他的“过瘾”感受,有一次他在试验转动头像的过程中不小心弄破了手指,但他在向我叙述的过程中,我在电话里依然能够感受到他的幸福和快乐的神情,这就是活生生的艺术在一个活生生的艺术家身上的活生生体现。

13、《同志》装置 /材料:铁/作者:黄峻

黄峻给我提供了这件作品的二幅照片,一张正面,一张侧面,在画册中我选择了侧面的。在将“同志”翻译成英文的过程中,翻译问我这“同志”是什么意思,因为在英文中没有与中文语义确切对应的词。“同志”在中文里的字面含义是“志同道合的战友”意思,但在现实中也常常被特指为“同性恋伴侣”,黄峻到底指的是哪个含义我没有追问,也许是某一种含义,也可能二种含义都有,不管是什么,我们看到的这位《同志》静静地躺在那里因为太长时间无人爱护已氧化的非常严重,过不了几年,这位《同志》便会完全腐蚀并从黄峻和我们的眼前消失。

14、《“我很好”系列 》摄影/ 作者:孙建春

平日与孙建春交往,他给我的印象是不明不白和十分暧昧的艺术家,这次他当真了起来令我感到意外,明明是泪流满面还一再说“我很好”,这显然就是颠倒黑白,不过,作为“病”,我也的确曾多次在癔症病人身上看到过这种“颠倒黑白”的真实情景,如癔症病人在发病时就会一边在痛哭流涕一边又笑着声称“我没事”、“我很好”的极为自相矛盾的回答,不同的是这几件《我很好》作品的主题不是当事人自己的述说而应当时是艺术家孙建春的有意安排,也正是这种“安排”,我们才格外感到“病情”的严重。

15、《望梅止渴》/装置 /材料:91只婴儿用奶嘴 自拍照片 /作者:孙哲政

孙哲政近几年突然迷恋上了婴儿奶嘴,他画了许多成人吸奶嘴的油画,这次做装置他还是不愿离开奶嘴,而这一次却非常过分,他一个人仰视着91只从天而降的慰抚牌婴儿奶嘴,面部流露出不知所措的迷惘神情,这既是一种精神和心理上的倒错,同时又是一种多种层面的分裂。

16、《刮》摄影图片 60X60公分/作者:沈敬东

沈敬东的性格外表谦和内心却十分刚烈,《刮》是他二年前拍摄的《“刮”系列》中的一件较为含蓄的作品,他也许认为自己身上这些毛发都是多余之物,所以他要把他们统统清除干净,以此期望获得“新生”。他的艺术家朋友成勇说,沈敬东在刮毛过程中还体会到了一种让他感到十分痛快的切肤之痛。

17、《靠背椅》装置 /材料: 椅子/作者: 徐弘

徐弘在南京当代艺术圈内特别善于搞笑,他与赵勤等合作上演了许多戏剧小品,这次他提供了这张画有人模狗样画面的靠背椅,他说,这是他在现实生活中的发现,即每个人在那张椅子上坐过之后,一旦离开,其椅子靠背上便会留下这幅长着人身狗头的画面。对此,我不知道他是否又在与我们搞笑,如不是搞笑,那也一定是他的幻觉,因为我是从来没有发现过类似情形的,这实在是荒诞无比的事情,即使是真有其事,我也是只愿信其无,而是不会去信其有的。

18、《痛苦与快乐》图片 /作者:包忠

包忠的图片告诉我们在黑白二个世界里“痛苦与快乐”具有某种相似的特征,正如我们会用“快活死了”、“痛快”等辞语来表达我们非常幸福和非常快乐的感受,有趣的是,现在正悄悄流行起来的“虐恋文化”却正是将痛苦当着快乐来享受,这种追求的背后隐藏着什么样的心理机制,这是非常值得我们今天人去研究的。

19、《山水》装置 /材料:汉白玉大理石 铁钉/作者:吴翦

吴翦用油画颜料在油画布上画写意山水已有很多年历史,这一次他一反常态用起了汉白玉大理石做材料来表达他的山水主题,不仅如此,他还费尽心思地在这些雪白的坚硬“山水”上钉上了许多流淌着锈迹的铁钉,看上去多少会让人感到一些不适应。与另外几位艺术家一样,我也没有去多问,我想他对山水的那分感情一定有可能是无比既爱和又恨的。

20、《空中的小布人》装置 /材料:棉、布/作者:李枪

李枪是本次参展艺术家中唯一来自中国农村的当代艺术家,他的“小布人系列”在很多城市展览过,而离开地面悬浮在空中展示还是第一次。小布人是中国民间老百姓发泄内心怨恨时所常用的道具,如诅咒某人没有好下场时就会在小布人身上扎针以获得一些安慰,由此一来,小布人便成了一个专门承载仇恨的替身。眼前,小布人都成群集队地离开了地面而在空中聚集在了一起,这便形成了他们为什么要离开地面,他们从哪里来,又将到哪里去等一系列提问。

21《非常男女》雕塑/作者: 赵勤

赵勤的个性在南京当代艺术圈内非常独特,在邀请他参加这个展览时我们聊了不少与“病”有关的话题,他说如果他有问题的话那就是“没有问题”,比如他说在自己偶尔跌了一跤后如果看到皮肤上出现血迹,他一定会感到欣喜,因为他为终于看到自己“出问题”而感到欣慰。再看他的艺术我们会有一种莫名的“滑稽”感觉,这不同于幽默,也不同于玩世不恭,让我感受最深的还是里面潜藏着一种无可奈何的苦涩与苦笑,这次展示的一对《非常男女》应该说就是这种“苦涩”与“苦笑”的较好例证。

22《风动》装置 /材料:七只苍蝇/作者:洪磊

洪磊是中国当代摄影中的一位代表性艺术家,“感伤”似乎已成为他全部摄影作品背后的主题,这次,我希望他提供一件非摄影类作品,他考虑了片刻说“给我三个平方米的空间,我准备悬挂几只苍蝇。”而苍蝇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好像就是疾病传播的化身,在洪磊心目中,这几只苍蝇是否就仅限于是几只苍蝇,如果要洪磊回答,洪磊一定会说“你们说是就是,你们如果说不是就一定不是。”

23、《没毒》行为 作者:王轶琼

王轶琼这次作品是在展览现场完成的,他用几十公斤糖果拼贴在美术馆入口的台阶上,为观众制造了一点进入美术馆的障碍,面对有可能被观众踩在脚下的糖果,王轶琼声称“这些糖都没有毒,你们既可以放心地进入美术馆,同时也可以捡起来食用。”这让我想到了进菜场买菜时的情景,当我每次以疑问的语气问那些鱼肉菜贩那些蔬菜鱼肉是否受到过污染时,他们的回答又一定与王轶琼声称的“没毒”非常相似,结果,拉肚子的命运还是不能真正避免,所以,对于王轶琼所说的“没毒”我也只能是把他当着是一种真实的谎言。

24、《盛开系列》材料:陶上彩绘/作者:陈小丹

《“盛开”系列》是一组陶瓷制品,形象上它们都是一些似是而非和奇形怪状的花瓣,为了印刷画册,我将这些作品摆放在一个展示台上进行拍照,稍不小心,它们之间就会在碰撞中发出让人担心吊胆的清脆声音,也正是这些声音的提醒,我会立刻提高警惕起来,轻手轻脚地摆放则成了我的下意识反应,因为这些花瓣实在是太脆弱也太经不起撞击了。与此同时,触摸她们过程中的那种冰凉感觉也会提醒我还是保持审美的视觉距离为好。其实也正是这种忽远忽近的接触,我便对这组《“盛开”系列》有了更进一层的认识。

25、《八仙桌》装置 /材料:明代家俱/作者:顾小平

这件八仙桌唯一不同寻常的地方就是其180公分的高度,而正是这异常的高度却使我们无法入席就座,顾小平为什么会选择这张中国的老古董来做这件作品呢,我想他可能是想通过这张明代家具来表达中国传统文化高高在上和脱离现实的尴尬处境,或者说他还想表达当下中国人有众多难以适应的真实生活感受。

26、《美丽的障碍》作者:成勇

成勇对“障碍”主题的关注已有五、六年的时间,这次我在他众多表现障碍的作品中选择了以女性内衣作为媒介的作品。对此,我不知道艺术家到底是从什么渠道收集到了这些看似美丽的实物,我也没有追问他为什么要做这些作品,但作为“障碍”的系列之一,我们至少可以断定这些女性内衣的确已成为他心目中的某种“障碍”,再对比一下他那威武雄壮的体态,我们又极可能会做出这样的联想,即不管那些障碍是多么美丽动人,但她们最终还是以“障碍”的形式呈现在了艺术家成勇的面前。

27《一个立方的灰色玻璃》装置 /材料:含铅玻璃 /作者:郭海平

原计划参展的40x40cm的立方体玻璃在展览即将开幕前夕的烧制过程中出现了开裂现象,重新烧制打磨又需要再等二十多天的时间,在这种情况下,本人只好选用只有原件1/8大的样品作为本次展览的参展作品,这多少会让人感到一些遗憾。我喜欢这个灰色立方体玻璃的理由是因为它的冰冷和易碎属性,以及它充满气泡和看上去轻拿起来重的半透明感觉,之所以最后确定为一个灰色的立方体,其目也是为了降低传统审美、抒情意味的干扰,从而使观众尽可能客观冷静地进入到这个“立方体的灰色玻璃”世界,由此期望观众能够在作品的观赏中实现与“一个立方的灰色玻璃”的同一。


上海香格纳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办公地址:上海市徐汇区西岸龙腾大道2555号10号楼

© Copyright 香格纳画廊 1996-2024
备案:沪ICP备2024043937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12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