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个理由先
黄燎原
杨冕的新作品依然在探讨“标准”的问题,他这种孜孜以求的精神,让我想起多年以前那场轰轰烈烈的关于“真理的标准”的大辩论。而其实杨冕很清楚,标准是没有真理的,所以他很谦虚地给他的新作品命名为“2003年杨冕眼中的‘标准’”——了解杨冕的人都知道,杨冕不是一个谦虚的人——杨冕甚至狂妄之极。既然是“杨冕眼中的……”,就是“窃以为”而非公理,而其实作为审美的公理,在当今这个世界上已经不存在了,现在的局面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于是,在这个时候谈“标准”,才有了某种“积极的”或也可说是“消极的”意义——事物的两极在当代,有时就没有区别,矛也是盾,盾也是矛,矛盾也不矛盾。
杨冕不属于那种极端感性的艺术家,他在创作前总要左右掂量反复把玩某个其实已经成竹在胸的概念——给自己一个理由先。比如这次的“美人标准”,他从想到做,历时一年,其间论证无数次,修修改改,贴贴补补,在一番吞吞吐吐后,方才一气呵成大江奔流。
在艺术领域谈论“标准”,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玩笑,因为“标准”对艺术而言,其实就是抹杀个性。“标准”是一个规范,是给一个行业划道——树立典型,让大家参照去做。所以,“标准”对一个有“有理想”的艺术家来说,就是锁链,一个“真正的”艺术家,只有砸碎锁链,才可能得到整个世界。
但是,现在生活真是一个怪圈,一切都不一定。
当审美的公理荡然无存,人类千百年来积存下来的智慧却依然保持着它削铁如泥的力量,这种力量就是“标准”——公共的准则,集体的意识,大众的趣味。所以,“标准”其实就是社会的积习,是顽固势力的残渣余孽,同时也是精神的结晶体和社会进步的阶梯。杨冕对“标准”的质疑或者也许是顺从,反映了艺术家的一种“改革心态”或者面对“改革”的一种不知所措的尴尬心境。
杨冕一代的中国艺术家有着某种生而知之的勇敢和无畏,同时也有着某种泰山压顶也可以轻描淡写的雅皮气质,所以杨冕对“标准”的刻薄,其实是在一个游戏的气氛中完成的。
在“2003年杨冕眼中的‘标准’”中,杨冕选择了2003年给他刺激最大的几个广告中的女明星作为表现对象(徐静蕾、周迅、张柏芝、全智贤、高圆圆、章子怡等),去探讨“美丽”的标准。广告中的人物形象,一般被我们称为某个企业或某种商品的代言人,而对于代言人的选择,一般也都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审美取向和价值标准,也许杨冕想要发问地是——是谁为“我们”选择了代言人?“他”有这个权力吗?
“他”有。因为“他”有钱,所以“他”有权,这是一个天经地义的事儿,艺术家作品的“出口”,不也是在富人手中吗?有时我都觉得画家其实是没有手的,画家其实就是画笔,而拿画笔的就是那些富人。从梅第奇家族赞助艺术开始,艺术家就一直无法摆脱寄生的地位。或许艺术家不愿承认这一点,但“残酷”的现实就摆在你我眼前,就像我们活着一样真实和生动。
“他”没有。因为“他”有钱,而有钱人是为无产者服务的,这也是一个天经地义的事儿。有钱人一般都胸怀大众放眼世界,他们“择偶”的标准一般也都是建立在百姓审美的基础上的,因此他们经常是可以代表人民利益的,所以,也可以说他们的权力是人民给的。
所以,杨冕对“标准”的质疑,其实就是对社会趣味和大众审美的质疑,其目的应该是类似于马雅可夫斯基的——“给大众趣味一记响亮的耳光”。
在现实生活中,杨冕是一个时尚青年,穿戴中产,举止优雅,所以他对时尚的嘲讽和批判是带着同情和怜悯的,有时甚至还是欣赏的。这种自嘲式的暧昧态度,在他的作品中就表现为一种貌似虚无虚构和虚拟的语气,画面的颜色犹豫朦胧,人物表情、特别是眼神飘忽散乱不够坚定,但所有的面孔和身体都流露出性感的信息,是这种信息而非表情,使画中人物充满自信。应该说,2003年在中国的广告中,的确出现了这样的征象——美人不再如玉,美人如狼似虎,美人青翠欲滴,美人花团锦簇,美人魅惑,色相无敌。“性感”在“私底下”讨论了多时,终于登台亮相了。也许杨冕在这里的问题是:她们是否能代表中国新兴的性感?其实,中国也许还是那个中国,中国人的含蓄使得我们的性感停留在眼神和表情、以及欲盖弥彰的想象中——这是中国的标准,它也与众不同。
其实,杨冕一直以来对“中国标准”的无穷追问,在我看来还不是一个“中国的问题”,因为“平庸的、无穷的复制”是西方工业化的重大成果,也是人类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至于自食其果这类结果,是我们根本无法改变的命运,或者说是噩梦。所以,杨冕探讨的其实是一个国际化的历史问题。
杨冕浮生若梦的表述,在某种程度上契合了现在社会的迷离状态,当杨冕画中伤口般的红线闪电一样打在时代骄子的脊背上,一切溃烂的东西就立刻有了某种清醒的味道——这也许就是所谓的“禅”?“伤口”其实是“刀口”,刀是解剖的手术刀,杨冕想做主刀人。但其实杨冕的方式也不是很极端,他的尖锐是埋藏于风花雪月间的,所以他是绵里藏针,这十分符合他这一代艺术家的秉性。但无论如何,杨冕作品中这“致命的一击”令人难忘,它带有“警世钟”的作用,让人有“猛回头”的欲望。这是杨冕的特别之处。
如果单谈美人的标准,我以为很简单,——赏心悦目可矣!
2004年3月19日北京望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