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年轻人的艺术家--矛盾重重


(德)Stephanie TASCH 杨青 翻译


VALE ARTE--再见吧,艺术--在一面黑色的旗帜上这几个白字异常醒目。这面旗帜
从1997年10月到1998年1月,一直悬挂在维也纳分离派美术馆顶端的旗杆上。那些惯于自我批评者或那些对美术馆内的展览有所意见的人,可能会认为旗帜所要传达的信息是一种悲观的情绪,或是彻底的无视“城市在变化”这一由侯翰如和汉斯(Hans Ulrich Obrist)策划的展览。这个展览展示了八十多位艺术家、摄影师、建筑设计师的作品。几乎所有艺术家的作品从各方面,不同形式和风格,涉及了今日亚洲城市的复杂状况。他们的观念和艺术作品面对着无名者,混乱的交通,都市的衰落和已成为都市里巨大的密集体同义词的过剩人口。既以美学的又以社会政治的意谓向问题挑战。

翻开展览画册,有一位艺术家并非符合这种模式:周铁海,1966年出生于上海并在这座城市的美术学院受过苏式艺术教育。在画册中他的那一页,周监控着他在上海股票交易所里B股的涨落;他穿着深色西服打着领带,扮成商人的样子,解释道:艺术界里彼此的关系类似于冷战后国家间的政治关系一样。在展览中,周展出一件颇为讽刺当今中国的消费主义的作品:《采购幸福》。

在上海小小的艺术群体中,像“城市在变化”这样的展览是非常受到关注的。城市问题不只是被讨论,而且已被一些完全在西方不被所知的年轻艺术家作成作品。在长宁区文化中心举办的中韩当代艺术家的联展中,“线性的城市”请求观众在门票上写出他们所居住的地区,然后统计出每个地区有多少人对艺术感兴趣。“线性的城市”计划在上海继续这一考察。而周铁海在1996年就有绘制了一张巨大的《上海前卫工商联地图》,该地图还用于他拍摄的无声电影《必须》中。这部电影1997年春参加了东京资生堂画廊举行的《亚细亚散步》,在电影中周的“再见吧艺术”以舞台造型的方式形象化了。在他的虚构的“前卫工商联”里,会员是迷失方向的,无助的,正象籍里柯(法国画家)的作品《梅杜萨之筏》里的人一样。在90年代初,周对于艺术圈不满和艺术的失望,完全停止艺术活动2年。而后他又将幻灭转为创作,并在其作品中并入了他的矛盾心理。“前卫生意”显然是他生意关注的重点,但对于他也包括其他那些年轻的艺术家,如施勇(在“城市在变化”也有他的作品)更重要的是对于他们这种特殊处境的认识并使它结合到作品当中。周认为他是国际化的,而不只是中国的艺术家。他拒绝那种仍旧盛行于中国当代艺术中的“异国情调”的概念。在他的作品中,艺术在一个城市或社会中的可能性清楚地“在运动中”,并成为中心问题。因为二者都首先带有物质需求的特性,就象每一个国家的尚未被注入国际艺术世界地图的前卫现象一样。中国当代艺术与西方世界的理解之间的关系是很不稳定的。

自从1991年,周铁海的大幅纸上作品表现的是他周围的一些矛盾与问题。第一幅作品运用的“大字报”的形式,并结合了欧洲艺术史中的引语,东方与西方相遇,并且这种相遇是在一种预期的粗糙的形象化的语言的处理下,他在第二组系列作品(自1994年)中才开始平静下来。涂鸦与“坏画”相遇,或者有时候有意识地以优美的方式作画,各种技巧都是为了强调和支援他的具有讽刺性的内容。这些图象制作于极为严格要求的情况下,使得周成为一个观念艺术家不仅出于选择。当我第一次去他的工作室时,我只能看到三分之一的“采购幸福”--他的住所同时也是工作室,低矮的天花板根本无法让他的巨幅作品完成。


现在上海的艺术地形图已经成型了,年轻一代的艺术家们正从海上的城市“上海”走向国际艺术社会,成为其中的一员。周和他的同事们也正沿着邓小平理论,大力发展经济,面向大海,走向世界--“下海”


(“城市在变化”展览由侯翰如和Hans Ulrich Obrist, 从1997年到1999年在欧美6个现代美术馆巡回展览)

BACK TO TEXTS ON CHINESE A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