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彭菲
不知不觉,当全网热议“‘95后’都上班了”,“青年艺术家”的这个标签,已明确滑向了“90一代”。个性、自我、敏感、张扬……很难用寥寥数笔勾画出他们的全貌,但他们接收的信息和评价比以往任何一代都多。
1990年出生的茅昊楠便是其中一员。今年,他刚毕业,就与熊振凯一起,在上海香格纳举办了第一场展览。
影像《行动,几乎难以思考》是茅昊楠研究生时期的毕业作品,它描述了一位士兵被炸死的瞬间。片中所有的人物、场景、细节均由软件生成。这是茅昊楠的“虚构世界”。
在去法国之前,茅昊楠的从艺生涯和很多艺考生一样——小时候爱画画,想做画家,长大上学前班,考“八大美院”。在川美的四年,他始终在画画,到最后,和很多前辈一样,还是得找到“自己的语言”。
“我觉得自己思维不适合画画。”学画多年,茅昊楠得出了这个结论。“每次画画,我想着构思什么。那些最有才情的画家,不会这样。”
于是,大四那年,他开始“拍点东西”,用PS做些简单拼贴。
毕业那年,茅昊楠决定去法国读研。他的一些朋友也去了,各自选择不同的学校。不过,他们都“降级”了。“一方面是语言原因,一方面是思维和语境都不同。”“茅昊楠说。“法国那边把画画和摄影、影像归为一类;我们认为画画是很物质、很材料性的,但他们不那么想。”他举例。
于是,这些留法学生,重读两年本科。在此期间,他的创作向前走了一步。
在法第一年。茅昊楠第一次尝试制作出版物,他也摄影、拍短片。第二年,他开始决定做影像。本科结束时,那些作品已“都是生成的”。
之后,茅昊楠尝试改变:从技术、逻辑、结构的堆砌和应用,慢慢转向更丰富的叙事和内容。最终,观众得以在展览上看到他最新的成果。
对话时,他还有些腼腆,而他的艺术生涯正在开始。
对话茅昊楠
雅昌艺术网:请介绍这次的作品。
茅昊楠:这次我主要带了一件视频《行动,几乎难以思考》,几件绘画作品《肌理之上》,以及霓虹灯装置《它在消失之后成了》等。其中,《行动,几乎难以思考》是我研究生时期的毕业创作方案,目前就实现了第一部分。影片的背景是一个士兵向一个平民打招呼时被炸死的故事。我没有直接叙述这个故事,而是在虚构士兵相遇的那个感觉。我不想做逻辑性很强、或偏结构性的片子——尽管我研究生初期做过这方面的片子,但后来渐渐转向有内容的。
雅昌艺术网:毕业作品方案提出后,您在实施中遇到了哪些问题,如何尝试和解决?
茅昊楠:我会写一些东西,不是脚本,只是凭感觉写一些,可能会用,可能不会用。我也尝试过很多镜头,比如从电影和艺术名作里找一些灵感。后来,我从网站上买了个3D人物的版权,对他修改了几次,所以他看着和我挺像。总体而言,我就想从那个瞬间出发,整体虚构一个故事。
雅昌艺术网:您提到这是第一部,后续几部的内容是?
茅昊楠:这一部和消失和死亡有关。后一部是和时间有关,我会从河原温和一些法国艺术家中汲取灵感。第三部关于科学家,镜头和场景都不一样。第四部和难民相关。目前,第二部、第三部已经构思得比较清晰了。
雅昌艺术网:您本科是川美油画系的,现在主要转向视频了?
茅昊楠:我小时候玩游戏,后来就对3D感兴趣。刚开始操作时,我也不太懂,但实践过程中,渐渐需要选择了,就发现我更喜欢即时渲染,因为它能带来更多可能性,就一直做下去了。
做影像之前,我的经历和大多数艺考生差不多——小时候喜欢画画,想当画家,长大上考前班,考美院。但慢慢发现,绘画的可能性变少了,相比绘画,视频可以用不同的效果达到更具有表现力的、震撼的效果。绘画当然也可以做,但我后来没走这个方向了。我发现自己的思维不太适合画画。
雅昌艺术网:具体怎么解释这“思维”?
茅昊楠:我每次画画的时候,我总是要想去构思,总是要做一个结构性的东西,我觉得这不像画画的思维,所以,我慢慢走向影像。
雅昌艺术网:什么时候开始接触影像作品的?
茅昊楠:我大四那年就开始用电脑做东西了,但当时不会3D,只是用PS来做一些简单的拼贴。真正尝试影像是去了法国。我在那儿呆了5年,前两年先读了本科。当时同去的朋友也被“降级”了,一方面和语言有关,另一方面学的东西、思维方式也和国内不同。巴黎可能还有相对传统的工作室,但我们学校是把绘画和摄影、影像一同归入图像的,这和不我们一样。我们觉得画画是很物质、很材料性的,但他们是那样归的。举个例子,川美本科期间要把古典、印象派等等都画一遍,最后的问题要找到个人语言;法国人不同,他们可能考前就做影像、做装置了。所以,他们“玩”的方式、语境都与我们不同。我们不分专业,老师们鼓励学生做任何内容,所以我在法国头两年做过出版物,拍过片子,这对我来说是全新的——在川美,我从大一到大四,一直在画画。
雅昌艺术网:尝试很多后,下决心做影像是什么时候?
茅昊楠:去法国一年半以后。刚去那会,我还拍一些,后来就全生成了。
雅昌艺术网:拍摄的素材可能限制你的想象力?
茅昊楠:倒也不是,我不是要做天马行空的那种作品,我的作品还是要和现实连接的,超现实的程度比较低。
雅昌艺术网:或者说,你可以通过电脑技术,来更接近你想要表达的思维和视觉效果。
茅昊楠:是的。拍摄是采集现实,3D虽然也是,但是它还采集纹理。
雅昌艺术网:现在,国内做影像的青年艺术家似乎越来越多,你认为主要的原因是?
茅昊楠:从技术层面来讲,它越来越普及了,大家都可以用。以前,你要做3D,至少要建个团队,找个程序员,再找个建模的,找个做渲染的。现在你都可以自己做。这就好比以前,影像之父白南准能手持拍摄,是因为索尼新出了,否则机器那么贵,没有人能买下。当工具普及了,就可以独立完成了。另外,我觉得影像可以有更多组合可能,它可以跟装置结合、可以做互动、可以做VR等等。所以给我们的选择是多了。
雅昌艺术网:你有做过VR或互动的作品吗?
茅昊楠:做过,但我做的比较简单。我不太想加互动。这东西一旦加进去,游戏性很强,感觉偏技术。可能我想法比较传统,我喜欢做让人静静地去看、去思考的东西,别弄得花里胡哨、动来动去,那有点讨好观众的意思。
雅昌艺术网:国内从八十年代末就出现了影像作品,您觉得和那些艺术前辈相比,这一代青年艺术家作品有哪些特征?
茅昊楠:前辈可能观念因素影响很大,用的材料也不一样。我们这一代做的东西更个人,关注自己更多一点。当然也会看外面,但更强调自己的角度。
雅昌艺术网:回国后就在香格纳做展览了,有没有考虑接下来怎么打开自己的市场?
茅昊楠:这个可能还没有。我在国外时有做过群展,没有参加过个展。我觉得自己还是挺随性的,不太在意这方面。我还是关注作品本身,我想一步一步,一个一个片子做下去,产量肯定不会很高,之后可能加更多的叙事。
雅昌艺术网:如果让你选择的话,你是更希望独立运作自己,比如组团队开工作室,打造个人品牌,还是相对传统,找艺术经济人或画廊?
茅昊楠:现在运作的方式肯定有变化,有些艺术家透过网络都能走红。但我觉得自己比较传统一点。首先我的工作量很大,做东西挺慢的;我也不是很“要”的,不想着发财和出名。我还是适合一个人在那儿慢慢做东西的。可能有人觉得老路子比较腐朽,但我觉得还是得看性格,我比较适合找画廊合作,一起推动展览。
雅昌艺术网:谢谢。
Related Exhibi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