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nghART Gallery 香格纳画廊
首页 | 展览 | 艺术家 | 研究 | 媒体报道 | 商店 | 空间

施勇上海新展:文字有时比图像更有杀伤力 | 一条艺术
2023-06-05 11:32

文/骆紫妍

时隔两年,艺术家施勇再次在上海举办个展。4月中旬,新展览“我忘记了那个问句”在無集画廊的小白楼空间开展。而这次,施勇挑战了一个特殊的展览场地——一栋具有百年历史的花园洋房。
受到这个特殊空间的启发,施勇带来了三件场域特定的大型装置,其中有创作于2023年的新作,也有来自20年前的作品。
以新展览为契机,我们在洋房展厅中采访了艺术家施勇,听他分享近期的创作。


图片
图片
图片
“施勇:我忘记了那个问句”
無集画廊展览现场,2023
在上海淮海中路的一个拐角,往里稍走几米,便会来到一栋白色的洋房别墅,这里是無集画廊的展览空间。

尽管淮海路上人流如织,热闹不断,然而画廊却在浓郁绿荫的笼罩下,显得格外的静谧。而艺术家施勇的新展览——“我忘记了那个问句”,正是在这个别致的洋房空间中展开。
图片
施勇,《内向》
2021
LED显示屏,热轧钢板
展览从洋房的二楼开始。一进门,在过道处,观众首先会看到一个放在地上的圆弧装置。圆弧的内环是一圈LED显示屏,从空白开始,一排文字会在显示屏上逐渐显现,拆解,前进,最终首尾相接,形成一个闭合的圆。

而圆的中间,则立着一根木质的柱子。施勇向我们介绍,正是这根柱子,启发了他去策划这次展览。
图片
施勇,《内向》
2021
LED显示屏,热轧钢板
“施勇:向内,直至消失”
香格纳上海展览现场,2021
他说道:“当时,我一看到这个空间中的柱子,脑子里的第一反应是想起我的装置作品《内向》。2021年时,我在香格纳画廊也有一个个展,而《内向》这件作品,最初就是根据香格纳画廊中的一根柱子做的。在这个空间里,我想要再呈现一次这件作品。有了这件作品,展览才慢慢开始形成。”
图片
施勇,《内向》
2021
LED显示屏,热轧钢板
《内向》的灵感来自三年疫情时期。疫情到来以前,世界的主题似乎总在围绕“全球化”展开,无论种族、国籍,人类总是被视作一个共同体。

“但突然之间,人类遇到了一个系统之外的致命缺陷——病毒。它好像将整个世界断开了,变成一个个彼此隔离的孤岛。”施勇观察,“所以这个文字其实就源于这一种感受。我把文字边旁拆开,又进行重新的组合。闭环的字体加上闭环的装置,从一个点开始,慢慢蔓延出去。”
图片
图片
“施勇:我忘记了那个问句”
無集画廊展览现场,2023
从《内向》出发,施勇最终决定在洋房空间中,呈现十三组作品。其中有来自2002年的老作品,也有为这次展览特别创作的新作。

而此次个展的标题——“我忘记了这个问句”, 也颇具施勇的个人风格。作为一位文学爱好者,施勇常常从文学、哲学作品中,找寻展览标题的灵感。

本次个展的标题,则改编自法国哲学家乔治·巴塔耶(Georges Bataille)的小说中的一句话。
图片
施勇,《我忘记了那个问句》
2023
树脂,铝板,石墨粉
施勇分享:“决定了要做这次展览之后,当时我还没有想到标题。但有一次,我翻阅了巴塔耶的小说《不可能性》时,读到了其中的一句话——‘我忘记了那个句子’。一刹那我被get到了,第二个反应就是我要把’句子’改成’问句’。”这句改编过的短语最终成为了展览的主题。

施勇还延续了将展览标题做成作品的习惯。他用树脂制作了这个短语,又再用“切割”的创作方式,将其从中间切开。

略微错位的文字,将观众的思绪也一起打断,呼应着“忘记”这个动作给人们大脑所带来的体验。
图片
施勇
《我的身体 归你管。不!我的身体 归你管。》
2014
霓虹灯
从1996年的第一件文字作品《请勿触摸“请勿触摸”》开始,施勇一直将文字作为艺术创作的主要元素。

当被问及个中原因时,他则自我剖析:“要追溯的话,这估计和我上学时学广告学有关。商业导向的广告语常常以简洁又暗含着商业目标的双关语。而在我的创作中,文字的作用则更接近对于某个概念的发问。”

“和图像相比,文字很暧昧,充满了不确定性,因此以文字来替代创作中的其他元素,有时候会更有杀伤力。”
图片

除了文字作品以外,“我忘记了那个问句”个展里,同样展出了多件施勇自2015年开始,用“切割”这一动作创作的作品。

而其中最新的一件,也是展览中最瞩目的作品,则是在二楼大型装置《幸福250—A》。这是施勇为此次个展所特地创作的新作品,并且同样是受空间所启发。
图片
施勇,《幸福 250-A》
2023
摩托车物件,钢
《幸福250—A》是一件跨越了两个房间的装置作品:在一条海浪般上下起伏的轨道上,整齐地焊接着一个个形状不一的被切割的碎件。

它们有的呈现粗粝的金属色,有的则被彩漆包裹,平整而锋利的切面,和底座构成的起伏曲线产生鲜明的对比。
图片
施勇,《幸福 250-A》
2023
摩托车物件,钢
装置上的碎件,实际上来自一辆被分解了的摩托车。

“《幸福250—A》这件作品,是我用90年代初产自中国的一个叫’幸福牌250’摩托车进行切割的。我设定了一个6×6×6厘米的模数,并按这个标准,将摩托车强行切开。”

经过切割之后的摩托车,会分解成许多形状不一的碎块。于是,艺术家便在这些碎块中,找出符合6×6×6厘米大小的,并按顺序进行重新的接龙式的排列组合,从气缸开始,到前轮胎、坐垫……一点一点地附着在底座上。
图片
图片
施勇,《幸福 250-A》
2023
摩托车物件,钢
这个起伏的底座,也是施勇为洋房的空间“量身定制”的:“在开始时,我还没有想好这个作品的呈现形式。后来,我想到了要做一个’癫狂’的基座,将作品从一个空间连接到另一个空间。这个展览让我终于找到了一个空间,能有针对性地把脑海中的基座变成现实。”
图片
施勇,《幸福 250-A》
2023
摩托车物件,钢
为何是一个“癫狂”的基座?

施勇解释,通常情况下,作品的基座都是安静的,仅仅是展示时的一个辅助工具。而一个’癫狂’的基座,则是有支配性作用的:“基座上被切割的物体是被动的,这个基座怎么走动,上面的碎屑也跟着它怎么走。”

通过简单的转换,基座沉默的设定被打破。在承载作品之余,它也吸引着观众的目光,引诱着观众在空间中穿行、探索。
图片
施勇,《规则之下-H》
2017
铁,不锈钢,原子灰,环氧底漆,面漆PPG
除此之外,展览还呈现了施勇更早的使用“切割性语汇”所创作的作品。

比如在起伏的《幸福250—A》一侧,紧挨着墙角,作品《规则之下-H》呈直角形态,静静地摆放在地上。

《规则之下-H》是艺术家创作于2017年的作品,这一次,他“切割”的对象,是一台报废的桑塔纳轿车。
图片
图片
“施勇:我忘记了那个问句”
無集画廊展览现场,2023
在展览一楼的一面墙上,展示了施勇为“切割”汽车所作的草图。他请工人们按110度钝角为准则,将桑塔纳汽车分割——这恰好是正五角星两个夹角之间的角度。
图片
施勇,《规则之下-J》手稿,2017
点击图片查看作品


完成后,他获得了一根从中间弯折的大梁,长度为1.36米。于是,在画廊里陈列时,施勇又规定,所有物体都不得超过1.36米的高度。
图片
施勇,《规则之下- 切割角度依据》
2017
手稿
为了达到更加极致的效果,施勇甚至改造了那次展览的入口,将高度降低至1.36米。“无论是男女老少,身份、权力、地位之间有何区别,看展的人都要猫着腰进入展厅。”

被切割的物件,在艺术家看来都是肉身的隐喻。通过绝对性的干预,和暴力的切割,施勇巧妙地将对权力关系的探究,融入了创作之中。
图片
如果说“文字”和“切割”是“我忘记了那个问句”展览的两个关键词,那么反映时代的作品,则是展览第三个主题。

比如作品《遗忘比记忆更久远—〈尤利西斯(中卷)〉》所纪录的时间和情绪,就能获得很多观众的共鸣。
图片
施勇
《遗忘比记忆更久远--〈尤利西斯(中卷)〉》‍‍‍
2021 - 2023
纸,铅笔,LED显示屏,红橡木,低反玻璃,热轧钢板
在二楼尽头的一个小房间中,观众会遇到一张炭黑色的、破碎的纸。它被裱装在了一个玻璃框中,在玻璃框底部的1/4处,还堆积着一些纸张的碎屑。

这是施勇始于2021年的一个抄写计划。在疫情的早期,还不习惯居家状态的艺术家决定,通过抄写疫情前读不进去的文学、哲学著作,来缓解内心的焦虑。

“抄满同一页纸,然后用橡皮擦掉,这张纸在一遍遍擦除的过程中,会变得越来越黑。擦下来的灰尘、纸屑也全部被我保留下来。我的定义是如果这张纸不变成完全的碎片,我就要抄下去;但如果最后只剩下碎片,那么作品也能成立。”
图片
施勇
《遗忘比记忆更久远--〈尤利西斯(中卷)〉》
2021 - 2023
纸,铅笔,LED显示屏,红橡木,低反玻璃,热轧钢板
被他选中的第一本书,是法国哲学家和社会学家乔弗鲁瓦·德·拉加斯纳里(Geoffroy de Lagasnerie)的著作《福柯的最后一课》;第二本则是福柯的作品《这不是一只烟斗》。

但当进行到第三本书——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的长篇意识流小说《尤利西斯》时,施勇认为自己“差点崩溃”。

他回忆:“抄到《尤利西斯》上卷时,纸张已经变得很脆弱。加上小说本身实在是太晦涩了,我渐渐觉得这个消除焦虑的动作,反而让我变得更加焦虑,好像在黑暗里摸爬。”
图片
施勇
《遗忘比记忆更久远--〈尤利西斯(中卷)〉》
2021 - 2023
纸,铅笔,LED显示屏,红橡木,低反玻璃,热轧钢板
尽管如此,施勇还是决定要将这本以“难懂”而闻名的著作抄擦完。展览中,观众看到的是施勇坚持抄擦到《尤利西斯(中卷)》的最后结果,而他也计划着在接下来完成下卷的抄写。
图片
图片
施勇,《你可以飞得更高》
2002
影像,药盒,钢,霓虹灯,充气床
《遗忘比记忆更久远》系列唤起的是观众关于疫情之中焦虑情绪的共鸣,另一件场域特定装置《你可以飞得更高》,则带观众穿越了时空,回到了千禧年初那个令人兴奋的时代。
图片
施勇,《你可以飞得更高》
2002
影像,药盒,钢,霓虹灯,充气床
《你可以飞得更高》是展览里年代最早的作品,创作于2002年。最初的版本已经被尤伦斯艺术基金会所收藏。展览中的作品,是施勇为无集画廊所重新制作的。

刚刚走上二楼的楼梯,观众就会被头顶的一道细细的红色霓虹灯所吸引。

顺着霓虹灯的方向找去,观众会发现它的源头在洋房的一扇铁艺窗户旁,而尽头则绕过了楼梯间,来到了另一个展厅里。

远看,整个装置像一道划破空间的彩虹;而近看,观众才会发现,“彩虹”的背后,实际上是由一个个药盒相互连接。
图片
图片
施勇,《你可以飞得更高》
2002
影像,药盒,钢,霓虹灯,充气床
作品的末端还连接着一个小小的显示屏,循环播放着施勇的一段表演。

他介绍:“2000年初的时候,中国的经济,迎来了改革开放的爆发期。人们一下子变得非常自信,觉得一切皆有可能,大家都处于一个非常亢奋的状态。”

于是,在影像中,施勇扮演了几种不同的猛兽,遇到猎物时的情形。夸张的肢体语言,配合着紧张的音乐,世纪之交时的那种难以压抑的兴奋、冲动,通过作品传递给了屏幕下的观众。
图片
2022年12月施勇在無集画廊的
“WINDOWS1298艺术橱窗”项目中‍
展示了作品《一堆幸福的幻想》
“我忘记了那个问句”展览中,不少作品的呈现都和洋房的空间相辅相成。然而,洋房并不是施勇近期所挑战的最特殊的展览空间。
图片
施勇,《一堆幸福幻想,触摸》,2023
点击图片查看作品


从2020年,施勇在法国驻上海总领馆所的露台上,带来的《谨慎!你的介入将对其产生影响,也对你产生影响》,到2022年年末,在淮海中路的一个沿街橱窗中,重新展示老作品《一堆幸福的幻想》,施勇似乎从不畏惧空间带给艺术家的挑战性。
图片
艺术家施勇在無集画廊展览现场,2023
他回忆:“80年代末、90年代初时,做实验艺术的艺术家必须要面对’怎么利用空间’这个问题,因为没有人给你一个标准的白盒子空间。我们会在各种特别奇怪的空间里,见缝插针地把想法放进去,哪怕是半小时也算成功了。但后来画廊多了,渐渐的对特殊空间的需求就被淡忘了。”

他坦诚,这种“非传统”的空间,对他而言实际上还更加熟悉。

“再反过来,如今,一旦我看到一个非正常的空间就会激动。哪怕是同一件作品,在不一样的空间,不一样的时间段,我们也会重新找到它另外一种未被发现的那种可能性。”

-----

相关艺术家: SHI YONG 施勇

相关展览:

我忘记了那个问句 04.18, 2023


上海香格纳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办公地址:上海市徐汇区西岸龙腾大道2555号10号楼

© Copyright 香格纳画廊 1996-2024
备案:沪ICP备2024043937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12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