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nghART Gallery 香格纳画廊
首页 | 展览 | 艺术家 | 研究 | 媒体报道 | 商店 | 空间

拼接记忆碎片,塑造私人历史

——关于陈妍音“母亲”系列雕塑的随想 作者: 孙振华 翻译: 邬晨云 2015

一、作品获奖,但评委们未必知道雕塑背后的秘密

2008年,陈妍音的《母亲在1956,1963,1998》在首届“中国姿态——中国雕塑大展”上,获得“中国雕塑大奖”。
获奖作品是三组胸像,分别是一对年青的男女、一对中年男女、单独一位老年妇女。根据标题,它们表现的应该是母亲一生中的三个阶段,她的青年、中年和老年。
我猜测,大展的评委们可能更多是从具象雕塑的角度来考虑给这件作品授予奖项的。这是因为,在雕塑日益多元的时代,如何让一部分雕塑继续保持塑造的魅力;让具象雕塑在当代艺术语境中仍然有所担当?这是雕塑界许多人的希望。
不过,评委们未必知道,这三组作品只不过是陈妍音关于母亲的一个庞大创作计划的一个部分;评委们也未必知道,这些雕塑都是根据真实的照片来创作的,作者在创作的时候,并没有希望在作品中寄寓多少微言大义;也不着意于在具象雕塑的技术上做什么探索、创新;作者只是希望如实地根据照片来塑造,通过雕塑、绘画来拼接自己关于母亲的一生,重现母亲的生命历程。
更让评委们想不到的是,这三组胸像实际包含了一个家族的秘密,雕塑中的两个男人并非是同一个人,1956年和作者母亲合影的那个男子,是和母亲心心相应,然而又不得不分手的一对恋人,两个人的分手照正是作者塑造这件作品的依据。
这是一个令人唏嘘不已,但是在那个年代又时常会见到的故事:一对男孩和女孩,四、五岁的时候就相识了,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慢慢地长大。虽然没有私定终生,但在他们内心,早就认定了对方将是自己终身厮守的唯一。高中毕业,小伙子因为品学兼优,加上家庭出身好而被作为重点培养对象保送到哈尔滨的第二军医大学。受男孩之托,为了照顾好他的表弟能继续学习,女孩居然辍学,到工厂工作。然而,男孩的母亲从女孩的义无反顾中意识到了危险,出身不好的女孩将来可能会影响儿子的前程,于是,竭力反对二人相爱。面对无望的爱情,女孩妥协了,经人介绍,认识了一个工人,也就是“1963”中的那个男人,决定结婚。男孩得知,千里迢迢,请假归来,他要阻止这桩婚事。无奈,男孩终于还是没能说服母亲。在女孩结婚前,两人合拍了一张照片,约定终生以兄妹相处。这对有情人,终于未成眷属,他们以柏拉图的方式,相爱了一生。
爱情终究是排他的,于是,这两个人后来的婚姻都注定了不美满。“母亲1963”记下了作者的父母感情最好的一个短暂时期,这是因为弟弟的出生,然而,很快文革来临,父亲的工厂迁至“三线”,父母开始了漫长的分居,直到提前退休。猜忌、怀疑,冷漠,成为笼罩在这个家庭上的阴云,直到父亲去世,母亲重新单身。这是“母亲1998”。
然而,母亲也有她的快乐、纯真的时光。2014年,在第十四届全国美展上,陈妍音的群雕《1949年--新中国少先队员》获得铜奖。我相信,评委们同样不明白为什么陈妍音突然想到,要做这么一群少先队员。这还是因为作者的妈妈,还是因为那个庞大的计划。
这一年,妈妈还在读小学,这是一个有着教会背景的小学,班上只有女生。这组群雕也是严格根据妈妈和同学和老师的合影塑造出来的。这群天真活泼的孩子们,欢欣鼓舞,迎接新中国的到来。然而,对每个具体的孩子和她们的家庭而言,她们的生活注定要从这一年开始,发生重要的变化。这一年对她们所有人的命运而言,的确是一个新的开始。
从陈妍音两次参展并获奖的作品中,人们看到了她所创作的这些雕塑的基本面貌和基本的手法,这使她的创作计划浮出水面,也让作品背后的个人秘密、家族秘密浮出水面。
当这些个人的,私密性的内容面对公共空间,面对传播时代的时候,陈妍音这个奇特的创作计划和她所进行的一系列创作的意义何在呢?

二、相对于大时代,这些雕塑不过最容易被忽略的人和事;但是相对于个人和家庭,它们是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

雕塑向来是公共性偏强的艺术,它以擅长纪念性、记载公共事件而在艺术领域为人倚重。而陈妍音关于母亲的雕塑是私人叙事,它们全都来自家庭私藏的老照片。
尽管这些作品的展陈到后来仍然是借助公共空间进行的,但是,这些雕塑的出发点是个人的。它是一个家庭的“朝花夕拾”和往事追忆;它的背后是一种个人化的,对命运无常和人生际遇的叹渭和感慨……
在这些雕塑和绘画中,母亲是最中心、最突出的人物。一个雕塑家塑造她的母亲,似乎并无奇特之处,但是,陈妍音的塑造试图把自己悬置起来,力求客观地还原历史。她没有刻意美化母亲,也没有故意煽情,耸人听闻,她毋宁希望还原一个真实的母亲,希望让一个普通人的生活通过雕塑和绘画得到记录和传播;她希望那些普通人的希望和哀伤在多少年以后,仍然具有人性的力量,仍然是那么历历在目,仍然是我们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
作者塑造的是一个普通的母亲,和天下所有人的母亲一样,这是个有血有肉,有感情、有追求的母亲。长期以来,在我们艺术的谱系中,普通个人通常是被遮蔽的,除非她有什么惊人之举;除非她因为什么突发事件成为英雄、模范、名人;只有在这个时候,个人才能获得进入艺术的理由。
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了这种分裂,我们总是在一些“榜样”那里去寻找意义,寻找明天,寻找坐标,而我们身边的细小和琐屑则被忽视了。相对与一个家庭,相对于孩子,母亲就是他们的一天片,甚至是他们的整个世界。事实上,我们与其说是被“榜样”塑造的,不如说是被母亲塑造的。但吊诡的是,在我们的公共话语中,在我们的艺术中,只有“榜样”,没有母亲,特别是那些普通平凡的母亲,那些最容易被“宏大”所遗忘的母亲。

三、拒绝遗忘,抵抗时间的利刃,在个人叙事和私人历史中的建构中,重新发现雕塑、绘画的意义,重新调整艺术和历史的关系

在我们思考陈妍音创作的这些雕塑的时候,不断浮现出各种问题。例如,雕塑是什么?所谓雕塑家的创造性、主动性又是什么?雕塑与照片的关系是什么?绘画与照片的关系又是什么?
首先我们从陈妍音的作品中看到的是放弃,对于雕塑的放弃,甚至对于艺术的放弃。陈妍音在创造这些雕塑和绘画的时候,完全从照片入手,努力还原当时的历史状况,或者说重现拍摄时的情景。尽管老照片和当时的现实也未必是完全对应的,但是,照片所携带的历史信息和呈现出的氛围和情绪,仍然带有浓重的那个特定时期的气息。
以照片作为标准,而不是以“雕塑”、“绘画”的定义作为标准,将打破所有对于雕塑的理解和习惯。也就是说,作者的出发点不是艺术,而是历史;作者不是为了艺术而表现,而是为了历史而再现;作者在创作的时候,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是一个艺术家,而是母亲的女儿……
也正是在这个时候,作者让雕塑和绘画重新获得了另外一种意义。由于雕塑和绘画的参与,私人历史具备了进入公共领域的可能。
对于老照片而言,我相信天下无数的家庭,有无数的老照片;无数的老照片,有无数的故事。但是,对于普通的人,普通的事,普通的照片而言,无论它们对于家人如何惊心动魄,刻骨铭心,但是它们仍然是私人的,是在私人领域传播的。有了“艺术”的参与,让“私人”有了转化的可能,有了在更广泛的领域交流、对话的可能。
我想,这可能就是陈妍音为什么呕心沥血,长时间坚持创作母亲的雕塑和绘画的原因。借助艺术的手段,让私人照片升华为“艺术”,唯其如此,私人才具有与公共对话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一旦列入了艺术的谱系,“私人”才能能够像史诗一样的流传下来;于是关于母亲的那些老照片将成为一部关于母亲的史诗;私人的历史则可以因为传播变成永久。
陈妍音创作母亲系列,首先出自一个女儿对母亲的承诺;它是一个女儿对于母亲的无尽缅怀,对于母亲生活的不甘封尘和不甘遗忘的立此存照;但是,毕竟作者具有艺术家的身份和能力。私人记忆、私人历史和艺术相遇,最后让艺术成为从私人生活过渡到历史的通道,这是陈妍音为艺术提供的另一种新的可能。
在这个过程中,陈妍音始终面临着“历史”与“艺术”之间矛盾和追问。她需要艺术身份和能力,又需要不断放下这种身份,放弃这种能力。为了历史,她可以在雕塑上为人物着色,描黑眉眼,涂上唇红,染黑衣服,这一切都是为了“历史”。从艺术史上看,许多早期雕塑的着色和手法,其动机与之相比,何其相似!那时,古人也正是为了“写真”和“存形”。陈妍音采取了重历史,轻艺术的策略,反而从另一方面而言,让艺术获得了一种解脱,它和历史开始了新的“携手”和“合谋”,开启了属于个人的叙事。

艺术创作成为通向个人的解脱之道:从大历史中,体验小人物的生命悲欢;在公共话语里,聆听私人微茫的声音

陈妍音独特的关于私人历史的塑造,让雕塑摆脱了“高大上”,具有了一种讲故事的功能。尽管艺术理论告诉我们,雕塑是单纯的,凝练的,它不擅长叙事;但是在陈妍音看来,雕塑就是讲故事,讲历史的故事,讲母亲的故事。至于用雕塑的方式,还是绘画的方式,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母亲本身。而雕塑,只是一种重现的方式和叙事的方式。
关于“母亲”的系列创作,是一个人重新面对母亲的过程,是作者旷日持久地和母亲对话的过程,这个过程可以看作是个人对历史的反思,同时也可以看作是作者对自己的追问。
当作者重新面对老照片的时候,其中包含她对自己的反省和忏悔。对《1978,母亲和弟妹》这件作品,陈妍音是这么解说的,“到了1977年我离开了家去上海工艺美术学校读书(校址在嘉定),因为自幼喜欢绘画,所以在读书时脑子里只有素描和色彩,非常不懂事。家里只有剩下弟妹陪着母亲,他们三人是如何的艰苦和无助。”曾经忽略了的亲情,时隔多少年后,通过母亲系列的创作,让自己不得不重新面对。个人的精神救赎和解脱,就在这种重新面对历史的反省、自责中得以完成。
个人可以这样,大家呢?一个民族呢?一个国家呢?
人性都是相通的,一个人的命运,就是大家的命运;一个人的不安,就是大家的不安;一个人的憋屈,就是大家的憋屈;一个人的不甘,就是大家的不甘……
通过小人物,比照大时代;通过微叙事,比照大历史。从大时代中,体验小人物的生命悲欢;在大时代里,聆听私人微茫的声音。
《私人生活史》的主编,法国历史学家乔治•杜比说:“在今天,技术的迅猛发展正在摧毁私人生活的最后屏障,同时,又在不断加强国家的控制手段。如果人们不对之加以防备的化,那它们很快就会使人沦为一个巨大恐怖数据库中的一个数字而已”。
谁说,陈妍音的雕塑仅仅只是私人的呢?



----
孙振华博士早在80年代,就是中国第一位雕塑史的博士,他的理论思想影响着很多的艺术家,策划过中国最重要的一些展览,是《中国雕塑》杂志主编,中国雕塑学会副会长,深圳雕塑院院长。

相关艺术家:
CHEN YANYIN 陈妍音

上海香格纳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办公地址:上海市徐汇区西岸龙腾大道2555号10号楼

© Copyright 香格纳画廊 1996-2024
备案:沪ICP备2024043937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12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