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标准

皮 力(1999)(青年评论家、策展人,中央美术学院研究部) 杨冕将日常广告中的图像用自己的方式刻画出来。所有的这些人物在他的画面中失去了原先的光泽,他们被画家用种技巧虚化,弱化,沦为一个平面,或者说是一个不真实的存在。这些图象即使是真实的,也像是被蒙上了一层人工的迷雾。所有的这些无异于在向人们展示左右我们生活的各种“标准”虚幻的一面。 它是流行图像、社会评论和学院主义的三者结合。他的绘画并不是直接挪用大众的图像,而是用学院化的油画技法将这些图像雅化,从而实现一种图像上的转换。 从《簪花仕女图》起,杨冕创作的基本取向即他将创作的触角伸向“时尚”,企图从时尚的变迁中把握转型期中国社会的某种特点。他可以从对古典文本无休止的图示修正中,反观今天的时代趣味。但是杨冕放弃了这种做法,而是追溯到时尚的源头,追溯普通中国市民阶层的梦想和行为方式的源头。 “标准”意思着对标准和现实的追问。如果说这些作品展示了弥漫在社会上的标准是什么的话,那么这些作品的潜台词是“谁是这些标准的制定者?”。这些形象的个体存在尚可让人们感觉到其肤浅,但是一旦他们超量的存在,肤浅便开始隐含在亲情之中,并深深的渗透在整个社会的潜意识之中。它们也正是以一种调侃的形式暗示出这种超量的存在和亲情的虚伪性。杨冕的作品正是在这个基点上获得更深的意义空间,因为商业化文化何以成为一个标准,这个问题的答案或许并不完全在商业本身,在某种程度上答案其实在于人自身;同样这个问题不仅存在于中国,它也会在日本、美国、德国、世界的任何一个地方出现。借助杨冕的“标准”系列,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当代艺术真正平等的为世界艺术提供经验的可能性。